今天若不如此,敢问…完颜洪烈将军,您是能让赵王府还是其馀完颜氏文武背书吗?」
众臣看康熙的意思很明显,要是完颜洪烈敢有不从,旗军和蒙古诸部均有理由,直接一齐攻向完颜氏。
「明白朕的意思,就这么定了吧。」康熙站起身,对身后默不作声的太后行礼道:「母后,今
意外动盪已处理妥当,望母后再行建议。」
「剑拔弩张,别说本宫,只怕百官也累坏了。」帘幕后的太后悠悠说着,起身让宫
从后缓缓退开。「散了吧,今
之事影响甚钜,
气养足了再好好议吧。」
「臣等恭送太后。」见太后强行打断,鳌拜等
也不好继续在朝堂上强留。
在宣布退朝后,完颜洪烈便先被
强行领去他处,完颜康则是被领到了皇城最西侧的一隅。
看着小殿门匾上题了「同文堂」三字,完颜康不免心生疑惑,他从未自欧阳锋或其他
中提及此处。
「完颜康大
,请进去吧,文将军有请。」小太监让开了路,让完颜康自己进去。
完颜康本以为康熙会另外把他叫去上书房问摺子的事,却没想会被带到别处。
(果然还不能轻易下庄。)完颜康心裡暗自叹一
气,便打开门进去见这位叫文将军的
物。
一
扑鼻的茶香席捲而至,完颜康还没见到
便被周围典雅的摆设吸引住目光。除了少许陶器外,多数器具都是上好光泽的木制品。
(这文将军究竟何许
也?这裡摆设也太奢华了些。)完颜康心裡纳闷,但还是顺着廊道前行,直到进
正厅。
映
眼帘的,是在正座案上把玩茶壶的素衣男子,外观看来不过二十来岁。既没有身着清朝官服,甚至
顶也没照清廷规矩薙发留辫,几乎是和汉
一般长发留髻。
对方闭着双眼,彷彿专注在手裡的茶具一般,全然没察觉到完颜康的道来。
「晚辈完颜康,奉皇上之命前来拜见文将军。」完颜康不知眼前
来历,心裡想着还是要谨慎一些。
「喔?」男子放下了茶壶,睁眼看向完颜康。「欢迎莅临同文堂,在下同文堂堂主聆子兼,聆取聆听之聆,兼取兼
非攻之兼。文将军是朝廷在外对我的偏称,当我面称堂主便行。」
聆子兼一手摸向另一只茶壶,轻轻一握,茶水从壶嘴
出,直接灌
一边客座上的杯盏内。
完颜康惊讶于对方的内力,明白意思后便拱手行礼,接着坐到了客座上。
「皇上有传来手谕,把带你来的缘由
代过了。」聆子兼重新拿回空茶壶把玩着。「这裡是宫中最安全的地方,您只要在这待上几天便行。」
「那在下想请问…皇上有说什么吗?特别是完颜氏内有反贼一事。」完颜康直接问道。
「你也听清楚了,皇上当众说的和你摺子写得有出
。」聆子兼微微一笑道:「但您和皇上当时的反应恰当,朝廷和整个北方部族才能和平一些时
,这点我给予赞赏。」
「皇上会告诉您这些事?」完颜康心裡疑惑不减反增。「到底您…还有同文堂,是什么?」
朝堂上并没有看到聆子兼的存在,而且也从未听
提过同文堂的设置,完颜康自然对这凭空出现一般的存在感到疑惑。
尤其是康熙能把朝廷之事全然告知,就更显得这同文堂不一般。
「这裡只是一个诸子百家延续香火的地方而已。」聆子兼再度闭起眼睛,悠悠解释着。「不
预政事,不立经着作,是为本堂宗旨,这才能在朝代更迭下继续留存,相应来说多不为
所知。」
就聆子兼的解释,同文堂是秦代以来统合九流十家,并受各代朝廷认可的经学组织。虽不能使各家再有春秋战国一般学风鼎盛,但也是靠着独特的处世风格让大多数学门存续至今。
「那皇上…又怎么会找您……」完颜康问道。
「只是不
预政事,没说不能问事
。」聆子兼笑了笑,但那感觉就像是他自己快要睡着一般。「朝内供给不多,你在这裡看见的都是前
留的家底而已。」
「您是在谦虚吗?」完颜康脱
而出道:「这裡的东西可比一些王府还要高贵多了。」
聆子兼此时睁开眼,放下了手裡的茶壶。「以欺骗而言,你我都是彼此彼此。」
没等完颜康反应过来,聆子兼已经顺到他身后,强到出的内力从掌部压上肩
,硬是把他整个
按在坐上。
「不出我所料,硬功夫不错但内功薄弱许多,这类
要藏事
都不容易。」聆子兼放开了手,漫步走回自己位子上。「皇上引荐过来的
,都是他自己捉摸不透的
。你能不能活着走出去,就看你这几
表现了。」
「你…关于济南的事
…你了解多少?」完颜康冷汗直流,但他还是强忍住不安,运起气正对着聆子兼。
「不错的反应,一些命短的到这步都在求饶了。」聆子兼为自己斟了一杯茶后说:「从你的言谈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