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一辩立论的时候,我才发现,被sci吊打过和毕设都不知道为何物的两拨,思维方式还是有些不同,第一次觉得年龄大也不是什么坏事。
“我方认为,网络谣言会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影响正当言论的发表,所以打击网络谣言是维护言论自由……”
好家伙,逻辑呢,记下来,一会儿怼。
“并且网络谣言具有社会危害,打击网络谣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言论环境,从而维护言论自由……”
没想到胜利竟然这么快就朝我们招手了,我拿着小笔杆子迅速记录反驳论点,得意得不行。
好不容易等二辩互相拆台结束,到双方三辩自由互怼了,我站起来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
也不知道是不是整衣服吓到孩子了,对方三辩愣了一下,“反方辩友,请问”我看着他,一副好吧你问的表,对方三辩看了一下题词卡,才又继续,“放任网络谣言有利于言论自由吗?”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发言的自由,是任何都可以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请问对方辩友,谣言是不是一种观点?”
“是观点,但是错误的观点,错误的观点不应该发表出来扰视听。”
“那我们就回到言论自由的含义,言论被发言者以外的选择后才能公之于众,这是言论自由吗?”我猜他又要说谣言的危害
。
“对方辩友意思是不应该对谣言加以打击控制,就任凭谣言肆虐?”对方小朋友开始跟我玩技巧。
“发表是谣言的诞生,控制是谣言的结束,言论自由针对的是发表阶段,在这个阶段言论不应因自身的质受到是否能被发表的决定。难道对方辩手认为严禁喝酒是一种饮食自由的表现?”那么我也跟你玩一点技巧。
对方三辩愣了一下,我认为他不应该顺着我的思路去寻找答案。在他死机的这1秒钟,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再请问对方辩友,严禁和罪犯结婚是不是婚姻自由?”我找到对方的弱点,乘胜追击。
“那么对方辩友认为不应该打击网络谣言吗?”小朋友终于回过神来,把之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虽然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是在评委那里会丢掉好感分。
“恰恰相反,我认为一定要坚决打击网络谣言。那么请问对方辩友能否在言论发表之前判断其是否是谣言?”芜湖,你又掉进坑里咯。
对方想说不能,但又不可以说不能,彻底卡死。
作为一个知心姐姐,我不忍心看这沉默太久,于是稍稍帮他“解围”一下。“打击网络谣言是社会安全的必然要求,但是与言论自由毫无关系,因为言论自由针对的是言论的发表,而打击网络谣言针对的是已经发表的不良言论,从时间上,他们是不相关的。”
一瞬间,我看到小孩子们脸上闪过一阵被智慧照耀后的“幸福”光芒。台下的研究生方阵终于藏不住不住暗爽欢呼起来。我有点嘚瑟,向观众席侧身,轻施一礼,抬眼的时候看见教练老师和阿建给我比赞,于是冲他们灿烂一笑。
最后,到臧师姐做总结了,她用博士们最擅长的理
分析,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地将对方立论一一驳倒,并再一次系统重申了我方论点,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成为胜利前的完美暂停。
后面的事毫无悬念,初赛晋级。可是没想到对手席四个小朋友竟然在散场后跑过来求合照求签名。这简直太会了,虽然浮夸,但我们几个很是享受。宋学长热
地跟小学弟们合影留电话,学弟们要电话一个一个要过来,终于到了我面前。就说嘛,不要我的,岂不是太没面子。
“学姐,我们新生想办一个新生辩论赛,能不能邀请你当评委?”三辩的孩子走到我面前,“我叫孙云逸,学姐你讲得真好,很高兴认识你。”说着伸出手,我一看孩子这么大方也就伸出手,谁知道小朋友是真的很激动,抓着我的手使劲甩,让我有点吃不消。
“行,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过去就给我打电话。”我非常爽快的答应了。虽然也只差了四岁,但是被这么一捧,我竟然找到了一种当前辈的感觉。
跟小朋友聊完回到寝室,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两条未读信息。
“看你比赛,加油啊。”——老张。
“表现不错,恭喜。”——老张。
我把手机丢在床上,过了一会又捡起来。
“你来看比赛了?”我问老张。
“来迟了,坐在二楼。”
我一坐在床上,不知道该回些什么。谢谢?还是,觉得怎么样?还是,庆祝一下搞个活动?
“我拍了照片,你要不要?”就在我犹豫的时候,老张又来信息。
看完这条信息我简直要疯了,我辩论的时候什么样自己不知道吗?唾横飞,青筋
起,他竟然把这种东西拍下来了,真是大无语。
“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吧。”发出去我就反应过来,他留我照片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