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队长又翻了翻朱晓华的笔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封面是白色的纸张,印着红色的卫星、飞机、发
塔、星球,旁边是个正在托腮思考的学生。
中间是三个粗体红色大字“笔记本”。下方是“校名、年级、姓名、学号”,后面均带着长长的横线,留待填空。
他越看,越觉得这个笔记本像他儿子的作业本。
翻开笔记本,里面写着:
“刘二喜,五亩半田地,
麦子18斤二两。
刘大成,三亩地,
麦子10斤五两。
严建设,六亩地,
麦子21斤。
……”
数了数,整整有十七户
家。
他怎么也想不到,收割机仅用一天,就帮助十七户
家割完了麦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看着笔记本上形态各异的字迹,肖队长也生了满满的成就感。
次
,两
再次开着收割机出门。
由于割麦子可以不用现金,而且收割效果奇好,原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完的麦子,短短几十分钟便收完。
收割机的神奇功能,已经被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今天两
开着收割机刚到麦田,便有
过来询问。
还有几个隔壁村的
,也想邀请他们去割麦子。
朱晓华要他们一一登记。
又是忙碌的一天,朱晓华和肖队长两
换着体验机器割麦子的酣畅淋漓。
等傍晚时,又收到了满满几麻袋的麦子。两
开着收割机回到农场,称了称麦子,足足有四百多斤,比昨天多出许多。
而收到的现金则不足五元。
看着院子雨棚下堆积如山的麦子,肖队长不禁发起了愁:“照这个速度,不出三天,雨棚下的麦子就要堆不下了。”
而且,这些新收的麦子并没有
透,极容易发霉变质,储存成了个大难题。
其他
也有同感,有
说:“农场里的麦子都没地方放,又新收回来这些麦子,倒成了负担。不如只收钱好了。”
朱晓华不同意,一来有些农户确实没钱用收割机,如果只收现金的话,他们可能还要回归原始的方式
工割麦子。二来,他已经想好了这些麦子的变现途径。
朱晓华喊来小丁等
,要他们这几天暂时别去砖窑。
朱晓华说:“现在给你们一项新的任务,晒麦子。”
小丁等
答应。
次
,农场外空旷的麦田里晒满了麦子,一片片金黄的麦粒极其耀眼。
数
后,近千斤晒
的麦子被堆积在了雨棚下。
“朱哥,第一批麦子已经晒
了,接下来怎么办?”
小丁询问。
接下来的任务,自然是将这些晒
的麦子变现。朱晓华召来几名年轻力壮的犯
,要他们负责挑运这些麦子到附近的粮站。小丁等
负责全程监督。
粮站在五公里之外,大家肩挑、手扛,或推着手推车,早早地便出发。
刚出农场来到大路,远远地看见全是拉着骡车、挑着粮食的
,大家都在往粮站赶。
这个年代,农业税还没有取消,大家每年需要拿出一部分粮食
公粮。每逢
公粮的时候,便是这种
山
海的场景。
小丁等
挤在长长的队伍中,一点点向粮站排去。
其他
的粮食,多是百余斤,或是上百斤。而他们足足上千斤,麻袋、箩筐就用了不下十个。
大家都很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等到
粮食时,粮站的工作
员也好奇地问:“你们是哪里的,
这么多粮食?”
小丁按照朱晓华事先告诉他们的,说:“我们是来卖麦子的。
公粮的是另外一批
。”
粮站主要的任务就是收粮食,他们检查了小麦后,把这些麦子全部过称。麦子一毛八一斤,最后付给了小丁一百八十多块钱。
此后每隔几天,小丁便把朱晓华和肖队长割麦子换来的粮食拿到粮站去卖。
次数多了,终于引起粮站工作
员的注意。风言风语也就在
群中传来,有
说,他们在偷偷卖农场的粮食,公粮私卖。
这
,朱晓华正在田间开着收割机一路狂奔,忽然有几名穿着
蓝色中山装的
出现在地
。
他们向朱晓华和肖队长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去有事相商。
肖队长认出了为首的一
,那是农场上级分管粮食的领导。这
四十多岁,双眉又粗又浓,嘴
极大,张嘴说话时,那嘴
能从左侧下
咧到右侧下
。
“最近粮站那边一直有传言,说你们偷卖农场的粮食,是不是真的?”
这
高喊着。
“你们最好来解释一下。”
朱晓华停下了手中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