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解释说:“像你们家割麦子,一亩地需要割多久?”
那
想了想,答:“两到三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晓华说:“如果用收割机的话,只需要二十分钟。而且收割完,直接变成小麦粒出来。”
大家都想象不出麦子割完直接变成麦粒的
景,通常大家把麦子割回家,然后铺在
场上边晒着,边用石碾碾压。整个流程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变成麦粒。
一个站在
场边缘的
,手里举着木
,学着朱晓华打“土味高尔夫”的模样,一
又一
地打地上的红球。
这几
,大家都跑到朱晓华比赛过的场地去玩土味高尔夫。连隔壁村的大
也跑过来玩。
大家都对这种新奇的打球方式充满好奇。
这
挥舞着手中的木
问:“那玩意真能那么神?”
朱晓华说:“当然。”
刘大强也对收割机产生了兴趣,问:“如果用收割机割麦子,一亩地收多少钱?”
朱晓华说:“现在
公粮的话,一亩地是一百多斤吧。如果自己收麦子、打麦子的话,中途损失应该也不小。”
刘大强算了笔账,自己每年割麦子的话,会有很多麦穗丢失在田地里,加上来回搬运途中掉落的,石碾碾压导致的损失,一亩地至少也要损失个十多斤。
如果用收割机的话,这中途的损耗就全部没有了,相当于每亩多收了十多斤粮食。
朱晓华说:“这就对了,用收割机,不但省时、省力,还减少了中途不必要的损耗,每亩增加了十多斤。”
刘大强问:“那用收割机的话,要收多少钱?”
按他的预想,收费肯定要超过十斤麦子的价钱。
朱晓华想了想,举起六根手指,报出一个数。
“六块?”
“六斤麦子?”
大家纷纷猜测。
朱晓华摇了摇
,说:“六毛。”
“真的只要六毛?”
朱晓华点点
:“如果用麦子的话,只需要三斤半。”
“每亩地六毛钱,或者三斤半麦子。”
这个年代,每斤麦子的价钱大概在一毛八分钱。三斤半麦子是六毛多,比直接给钱稍多,因为这中间把麦子变成现金也需要有不少损耗。
总体上来说,这样的价格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刘大强惊讶地说:“如此以来,用收割机的话,我们农户只赚不赔呀。减去收割机的费用,我们每亩多收六斤多。还省出了大量的时间和
力。”
朱晓华赞叹说:“不愧是万元户,一说就明白。”
听刘大强这样说,有几
也围了上来:“这样收费你不会赔吗?”
赔?
朱晓华自然不会赔,这个年代,油价很便宜,每公斤汽油的价格在一毛至一毛五。
收割机的
常消耗只有汽油。
减去汽油消耗,如果收割的面积够大,他很快就能赚回收割机的钱。
朱晓华现在才
刻体会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因为机器确实可以让
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每亩收割的粮食变多了,收割成本更低了,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对
易双方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刘大强说:“既然这样,我就带个
,先从我家的麦田开始吧。”
其他几户见刘大强要用收割机,也纷纷表示愿意加
。
不过,这些
均表示,自己没钱,只能用麦子抵扣。
朱晓华没有意见。麦子虽然麻烦点,但是它也是有价值的,更适合很多不舍得花钱的农户。
张水一家子没有吭声,他的两个儿子坐在凉棚架下,翘起二郎腿,摇着扇子,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显然他们还在为输了砖窑的事不高兴。
朱晓华又跟他们聊了会天,直到电视开播,所有
的注意力都跑到电视上去了。
电视剧中间
播广告的时候,朱晓华跟他们告辞。
次
,朱晓华和肖队长开着收割机准时出现在麦田边。
两
一个驾驶收割机,一个在前方引导,
换着割麦子。看着那一排排金黄的麦子在收割机前倒下,快速变成麦粒,两
只觉无比痛快。
刘大强和洛水村的村民们戴着
帽,穿着长袖衣服,站在田边,乐呵呵地,看着这个庞然大物在田地里来回移动。
只是片刻之间,原本植被茂盛的麦田,变成了光秃秃一片。
等收割机停下来时,众
跑到收割机的漏斗里去看,只见那里全是一颗颗金黄、饱满的麦粒,均忍不住大呼神奇。
“果然像你说的那样,真有这么厉害的机器!”
收割完刘大强家的五亩多田地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