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烘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加强
文关怀的潜在暗示,利于表达导演的思维
语汇,这是很高明的电影思维和艺术思维。”孙茹 甜甜一笑,看易青的眼神里也
温柔了许多。
易青接着道:“第四节第二个间奏那里,长笛如果改成苏格兰风笛,效果更
好。”这下连孙茹都听呆了。
一个
老师讶然看易青一眼,问道:“你怎幺记得那幺清楚?你确定是第四
节第二个间奏?”说着,她疑惑的按了回播键,把刚才的那段音乐再听了一遍,
听到第四小节的时候,脸色明显一变。
电影学院导演系的二试往往会邀请美术和录音系的专业老师参加,这位
老
师正是录音系的副主任教员,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多年的老声乐专家。
她把第四节反复听了两遍,自己再 幻想苏格兰风笛的声音,良久,她盯着易
青看了两秒,轻轻点了点
,道:“你以前学声乐的?你居然有 记忆音阶和间奏
的能力。” 记忆音阶和间奏,至少应该是学了 十年以上乐器的专业
士才能具备
的能力,这位老师当然不会想到,易青的 记忆力竟到了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境界,
记一个上百音阶的
响乐小段,还不是小菜一碟。
“不是,”易青答道:“没学过声乐,我只是 记忆力比较好一点而已。”这
句看似谦虚的话,再度令
侧目,有时候谦虚比自夸还 容易让
产生仰视的心态。
第三题,是影像题。考得是导演的基本功,就是放一段影像,大概一百多个
镜
,然后让学生看一遍,接着让大家逐一开始背镜
。
背得时候除了要说出每个镜
所叙述的内容 之外,还要说出景别和镜
长度
为好。
影像一放完,大家就抢着要先背。谁也不傻, 记忆这种东西,拖得时间越久
忘得越多,还是先背的
占便宜。
孙茹依然是不紧不慢的咬着吸管。她似乎跟易青别上劲了,一连两场都被易
青抢了风
,她对自己背镜
的能力非常自信,当然要在这一题上压过易青。
要知道,她可是六岁开始就被训练背镜
的。
前面八个
全部背完,最好成绩有背二十几个镜
的,能背十几个镜
的已
经是少数。
孙茹看易青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噘了噘小嘴,也没再跟他客气,先背了起
来。
条理清晰明确,景别、长度、内容一点不差,孙茹整整背了四十七个镜
,
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
几位老师满脸堆笑,互相点
。看一遍,四十七个镜
,即使是专业的教授、
博士生也不见得有把握做到,这个孙茹不愧是电影世家子弟,太优秀了。
只剩易青没背了。易青低
想了一会儿,没出声。
一些幸灾乐祸的笑声轻轻在考生中响起,大家以为易青大概是隔了时间太久,
全忘光了。
谁让他刚才那幺出风
,妒忌心
都有。
那位录音系的
老师显然对易青印象极好,柔声道:“慢慢来,不要急,忘
了不要紧,能想起多少是多少。”易青摇
道:“不是的,我没忘,我是在心里
数这个段子一共有多少个镜
……”“啊?”考生们吃惊的张大了嘴,随即面现
不屑,见过吹牛的,没见过吹牛吹得这幺没边儿的。
孙茹看着易青,一脸的不相信。
易青再想了一想,慢慢的说道:“这个段子一共是一百七十八个镜
,最长
的七秒,最断的一秒半,第一个镜
是……”“……第一百七十八个镜
是全景,
长度两秒,背景用的音效是蝉鸣,内容是……”易青滔滔不绝的整整说了十几分
钟。一百七十八个镜
,一个不落,一点不差。
所有
都傻了。
老师们呆呆的望着易青。中间的那位主考手指明显在微微的颤动。
电影学院建校以来,还没有一位老师或者学生能够连续背影像镜
超过100
个的。这样的 记忆力,简直太疯狂了……“好……好,”一位老师最快反应过来,
清了清嗓子,道:“上午的考试就是这样,大家准备一下,下午两点集合。”易
青随着
群一起走出表导楼,老远就看见小云在警戒线后面冲他兴奋的招手。
易青笑着向她走过去,忽然听见后面一把清亮的
声好象在叫他:“喂!喂
……你……”易青循声转
,迎面对上孙茹晶莹闪亮的眸子,心里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