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尚有何求?”。
小白虎在屋角睡的正香,四下一片安祥,窗外明月当空,传来阵阵蟋蟀鸣声。
这蟋蟀声向扬自幼听得熟了,此时听得,突然想起幼时和师弟师妹灌蟋蟀的
景,不由得面露微笑,暗想:“不知师弟、师妹现在如何?也许师弟也找了个好姑娘,师妹也遇着了意中
。
”想着想着,渐渐也进
了梦乡。
同在此时,一般月夜,江南无数湖中,一叶扁舟琴声铮铮,出自一个少年指下。
他奏至泛尾,一声舒啸,走出舱外,长吟道:“石鱼湖,似
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
作大
,不能废
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
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一诗吟毕,少年拿起一只铜把酒壶,长笑道:“元次山!诗果然做得好,可惜湖上既无宾客,我又不善杯中物。
酒兄酒兄,小弟文渊可对不住你啦!”语毕,袖袍一振,铜壶直飞夜空,美酒飞洒成碎弧,转身回
船舱。
又一曲平和的琴声响起,酒壶才落了下来,“噗通”落
湖中,酒
如雨而下。
【五】文渊与同门作别后,迳自向南而行。
他久读诗书,对江南风光极之倾慕,乘舟下江,一路南游,观景吟诗,抚琴舒怀,好不逍遥自在。
这夜他独乘孤舟,辗转难以成眠。
文渊正当年少,面对湖月佳景,心绪繁多,不自觉牵挂起师兄师妹来。
他们自幼同门学艺,
夜形影不离,有时师兄奉命外出,总有也华瑄在。
这些
子他却始终只有一
独行,不免心生落寞,只得弹琴自娱,对月吟啸。
他一曲将完,搯撮三声,心
稍稍舒畅,耳中忽闻转轴拨弦之声,凝细聆,湖岸隐约飘来阵阵琵琶声。
虽不甚响,但静夜中清晰可闻,应和湖波,声声
耳。
文渊心中一动,暗思:“哪里来这等佳妙之音?”步出船舱,远处琵琶声自湖岸穿雾而来,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一首“汉宫秋月”,道出那
心
无尽愁思,奏来动
心魄,文渊只听得如痴如醉,心中暗道:“琵琶曲虽多有借宫怨为名,也有昭君怨、湘妃泪、傍妆台、懒画眉之类的
子意象,其实贯串全曲的还是‘思汉’二字,古
巨匠寓於这些宫词离曲中的,乃是去国怀乡之沉痛,繁华退尽之喟叹。
琵琶之柔,乃是‘百链钢成绕指柔’的柔,并不真是
子之柔婉。
这一曲竟能一柔至斯,怨慕至此,却非是
子不可成。
”只听琵琶声渐止,一曲已终。
文渊回舱抱琴而出,端坐船
,抚琴而奏,一串滚拂指法,正是一曲“高山流水”,流畅清雅,大有伯牙得遇知音锺子期之乐。
他奏得兴起,内息流转,琴弦铮然而响,真有名山雄峙、波涛浩漡之势。
琵琶声跟着传来,竟也是“高山流水”之曲。
琴曲由那
琵琶奏来,竟然
致无已,如是翠峰挺秀、涓流淙响之景,虽不及文渊琴声之开阔写意,却是千回百转,婉约嫣然。
两音互相应和,文渊心中似乎正和一名少
并肩,携手游於山水之间,自己高述胸中之志,她便在一旁巧笑应对……待得琴音琵琶俱歇,文渊心畅快无比,郁闷一扫而空,心一动,奏起一曲“关雎”,默思曲词:“关关斑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
,寤寐求之……”曲中回绕恋慕之意。
“关雎”曲终,琵琶声起,乃是取自诗经“郑风”的一首“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
?狂童之狂也且!踊菟嘉遥缴焉驿1闭獯是雌挠腥⌒x猓馑际撬担骸澳阋钦嫘南肽钗遥吞崞鹨律烟使谒础d悴幌肽钗遥训烂挥斜鸬哪凶勇穑磕阏飧錾敌∽诱婀簧笛剑……”曲音轻快,似纵似收,极之动听,好似一个俏生生的姑娘,正远远站开,若即若离,巧笑嫣然。
文渊一怔,不禁心
漾,心道:“溱水便如何?得见此
一面,便是越过穷北之冥海,又何足道哉?”当下顾不得小舟,便想游向湖岸去,忽然一想:“这位姑娘虽然如此示意,但我若这般唐突前去相见,在此
夜,若有
不经意瞧见,岂非於她名节有损?我怎可自顾自身冀望?”想到此处,又即坐下,弹起一曲“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曲意飘逸,似对那可闻而不可即的
子诉出无限憧憬,欲即转离,曲尽意不荆待他琴曲弹毕,湖上但闻晚风起波之声,各无声息。
文渊心中忐忑,不知那姑娘心思如何。
良久,才听得琵琶声起,仍是“郑风”的一首诗“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