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
大师的
庐里搬了几摞白纸,挑出光洁堪用的,又拿昨夜留下的野兔毫毛扎了杆克难的小楷笔,在屋前的泥地沾水试写几回,左右端详,平生
一次对自己的手艺感到满意,一扫幼时学做
红的
霾。
“医怪”袁悲田乃儒宗出身,于文房四宝十分讲究,为求拓片久藏不腐,由谷外携
大批青檀净皮纸,此际更显独到。
青檀纸历经数十年光
仍坚韧结实,好的倒比坏的多;裁与竹简同高,写成一幅长卷正合适,也省却修剪的工序。
耿照还找到一块以厚棉纸六面缠裹、隙间填蜡的墨条,取水就着石砚磨开,墨色竟十分灿亮。
墨碇受
则易腐,太
却会迸碎开来,质
娇贵,不易保存;这块墨能历久弥新,不惟保存手法佳妙,怕也是大匠所制,非同凡俗。
诸事备便,耿照在觅食以外的时间里,遂成了水月门下诸少
的小师弟,与她们一般,按门中规范接受“红姊”的指导,摆开功架、讲述心诀,将苦心孤诣创制出来的武功形诸文字图形──通常二掌院只为师妹们示范一次,如何将一式平
拆得烂熟的“雁落平沙”或“芳满华林”记成门中惯用的丁儿谱,然而典卫大
识字有限,又没上过水月停轩的记谱课,笔录的工作只得全
给她,耿照负责一遍又一遍地重演拆解,好让染红霞用炭枝在
稿上写写涂涂。
“这个“儿”字唸作“
”,其实就是
字的古写。
”染红霞以
稿相示,细细说明上
的标线图样。
“拳经剑谱中将一撇一捺拆开,记录下盘动作;“丁”则代表躯
与双肩,记的是上三路。
”耿照一抹额汗,拎着权充刀器的粗枝凑过来,本以为会瞧见满纸的持刀小
,兴许能依稀辨出自己的眉目,岂料净是一堆涂鸦似的
线,经她一说,果然像极了“丁”、“儿”两字的变形组合,构成一个个的略笔
形。
染红霞瞧出他的失望,也不着恼,抿嘴一笑,耐着
子继续讲解。
“除了丁儿谱外,也有专记兵器落点的“
雨谱”,用以标示长剑、大枪等击刺轨迹的“飞虹谱”,讲解经脉行气的“套环谱”等等,这还是武林中较为通用的谱式;饶是如此,光是谱上加注的种种暗号、辅线,即非外
所能知悉。
便是同用丁儿谱,别派未必能懂本门的秘笈。
”耿照忍不住笑起来。
“要遇着我这种大外行,还请方家绘了满篇栩栩如生的打拳小
,捡到秘笈的
可要高兴死啦。
”“你可别以为是先
们小家子气。
”染红霞笑了一会儿,正色道:“拳经剑谱用暗号书写,除了保护自家心诀,也是为了告诫门
:“习武不可无师。
”刀剑争胜,稍有差池便要饶上一条
命,此间之重,岂容儿戏?图样绘得再
细,心诀写得再详尽,都可能因为一念之差,练上了错误的道路。
能按图索骥练成武艺者,如非运气绝佳,怕自身便有超凡的资赋,拳经剑谱于他,不过攻错罢了;此生而知之者,非常
可比。
”这话语重心长,耿照却未必服气。
远的不说,光是染红霞本
,便曾由死魔留下的剑痕得到启发,使出那绝无仅有的一剑来。
若五
大师留于壁上的是详尽的图谱心诀,料想绝不仅于此。
武经若不可恃,她从院里拿走那卷《六波罗密多彼岸究竟法》,岂非无谓?足见书中仍有可观处,才引起染红霞的兴趣。
只是耿照回顾习武的历程,要不是有明姑娘毫无保留,手把手的领他
门,真丢给他一部《火碧丹绝》参悟,怕打死也练不了碧火功,遑论大成。
思虑至此,忍不住点了点
。
染红霞一向喜欢受教的学生,见
郎顺服,笑靥益发动
。
他俩正录着的,乃是昨
耿照捕鹰时所用,包括毋须助跑、即能缘树直上的身法,以及如何在旧力将尽之际,再行踏步凌虚的心诀等。
这些均自“无双快斩”耙梳而来,即使施展时林摇树震、气势烜赫,骨子里讲的仍是巧劲而非肌力,此诚青丘国九尾山天狐刀一系的
要所在。
否则无双快斩须于顷刻间出千百十刀,全凭内息膂力,敌
还未毙于刀下,先把自个儿给累死了。
而以化劲化去苍鹰振翼的浮空之力,亦是这门巧劲的变化。
耿照将石子往上抛,手中粗枝一振,尖端“啪啪啪”地颤击坠石,绝不落地,用以说明劲力的运用法门。
“你这招里包含了轻功、内息、巧劲及运刀化力之法,也真是繁复得紧啦!”染红霞以套环谱式记下发劲之法,又问了使腕的诸般关窍,在新纸上
勾勒几幅手腕指掌的速写,不觉轻叹。
耿照抓了抓脑袋。
“这原本是四招,我
急下贯串使出,威力却比独使更强,合着也是天意,便作一招罢。
”凑近一瞧,惊道:“红儿,你画得挺好啊!”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