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该员领命后不假思地离开,伴随强而有力的行礼掀起的寒风使那位心存疑
虑的军官登时面色铁青。赫德维希无视於此
,面向军官群继续指示:
「快速反应部队负责强制撤离要员,三级以下请她们各自避难。」
「是!」
「建议奥杜拉殿下进
地下……不,建议她立刻离开柏林。」
「是!」
「之后的战事就
给大英去处理吧。各自按命令行事。」
众
奉命解散,杂
步伐声快速往电梯远去,紧接着另一队整齐划一的
脚步声自反方向的军械室赶来。披着西装外套的赫德维希盘起双臂,审视眼前这
批意气风发的警备部队,随后没有给予表示就带领随从离去。警备部队依小组各
别前往守备地点待命,将地下指挥部第二层出
层层武装起来。
地下指挥部配地下总理──真是
漫的组啊。然而事实是,唯有打出一手
烂牌,才会在这种时机请出退居幕后的老骨
。
好一个令
心寒的祖国。
纵使如此,从阳光明媚的乡间重愁云惨雾的首都并非在赫德维希预料 之外。
早从六个月前……不、广义来说是
..n
十七个月前便已料着这一步。当然啦,俄罗斯
蠢蠢欲动一事已是
尽皆知的消息,国际
市在美、亚两洲的表现更加刺激
英俄之间的临界点──或可说是大夥联手消耗擂台上的两名选手──俄军是否动
员已不是当初各国担忧的问题,重点在於「谁能为战事创造停损点」。
对手是坐拥年帝国强大经济实力、手握帝国最高战力的鹰派
物,我方首
当其冲的防线──姑且扣除不在备战重点的波兰──正是隶属於大英的祖国。
赫德维希一向厌恶偏乡小报用「萎靡不振」形容祖国来吸引民众目光,低层
次评论再怎么
沫横飞终究是低层次评论,可惜祖国的现况恰巧给那些目光短浅
的傢伙歪打正着。
也许有些
会说是运气好吧……赫德维希打从年轻时,就因为所属政党的烂
摊子被拱上台面,可是她并未如大众预期那般当个短命首领、以解散政党为死气
沉沉的政坛带来茶余饭后的娱乐,反倒整顿得有声有色,甚至在二 十年后成为民
心所向。适当的机运结谨慎的步调,最终打造出祖国从二十一世纪以来未曾再
出现过的强大政权。
德意志这块土地在赫德维希政时期有着显着的进步,唯独军事方面始终和
别的国家一样抬不起
,即便在经济层面为大英贡献良多,到
来仍得持续限缩
本国军队并支付大量的协防预算给大英海外派驻军。
赫德维希的成就引起伦敦的注意,在她任职期间曾多次被请到伦敦,大英希
望她将能力贡献给海外派驻军,以期将以英军为的海外派驻军升格为整全加
盟国军事力量的大英欧洲军。这项邀约不比当初那群心怀鬼胎的政党同志来得好,
同样是个烂摊子,但也同样充满逆转的胜机。赫德维希的治国经验以及她在全欧
洲的
脉大幅增加了逆转胜的可能
,而这番成就绝对会比待在祖国来得伟大。
但是赫德维希始终没有承诺进
海外派驻军,也因此大英开始强势地
涉德
意志内政,促使赫德维希─科勒政府的瓦解、并持续打压她的对外活动。后继者
在大英的
弄下由无能之辈担任,她所在乎的祖国也从「足以引起大英注意的强
盛」转衰至「要加盟国之一」。
不幸中的大幸是,继任政权尽管无能,对於赫德维希这位前辈仍然存在着敬
畏之心;即便施政方针总被大英
扰,新政府仍为自己处处留下活路。
那么,何以说是烂摊子?
因为那些活路──挑明了讲,就是以打造一支能够抵抗侵略者的德意志国防
军为最终目的──至今还未启用,俄军的侵犯就先发生了。即便拥有坚固的法兰
克福要塞、北约及大英也大规模的军事支援,连年降低预算、缩编军队的国
防体系仍然无法负荷军事预算大幅成长的神圣俄罗斯帝国。
到
来,要不是成为战败国听命於俄方,就是付出惨痛代价保住 家园然后继
续听命於英方。
眼前只有巨大的损失而无收穫可言,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超级烂摊子啊。
话说来,赫德维希之所以从十七个月前就料到今
的自己会站在地下指挥
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