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
提示:本站会被大陆网络屏蔽、封禁、禁止访问! 本站域名並非永久域名!
当前网址:m.ltxsw.top 如果遇到无法打开网址。
请发送任意内容到邮件Ltxsba@gmail.com取得最新地址.
截屏拍照记录当前页面,以免丟失网址和邮箱.
↓↓↓↓↓↓↓↓↓↓↓↓↓↓↓↓
点我自动发送邮件
↑↑↑↑↑↑↑↑↑↑↑↑↑↑↑↑

第一百零八章 建虏又来了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崇祯十六年十月五,顺治晋封阿济格为和硕英亲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随即,多尔衮任命阿济格为征明大将军,阿泰为副将。

率领满八旗锐一万,蒙古八旗一万五,智顺王尚可喜的天助兵、恭顺王孔有德的天佑兵等汉军两万五千,共计五万。

另计随军余丁、包衣等三万,号称十万,大举征明。

正史中,皇太极死后至大明灭亡前,清廷是没有寇的。

按照清军几次寇的记录来看,短则相隔一年,长则相隔几年才会寇一次。

而这次距离上次阿寇回归才过去不到四个月,如今又再次大举寇,原因只有一个,多尔衮要报上次一箭之仇。

虽然大明上次使出的招对他多尔衮没有够成多大的伤害,但依然难解心之恨,也有损他多尔衮的威望。

毕竟如今的睿亲王可是一之下,万之上,被别挑衅了,怎有不还手的道理。

再者,据安在明国的探子回报,由于上次太祖显灵的事让不少明国百姓信不疑,这几月崇祯皇帝的威望大增。

这可不是多尔衮想要看到的,他不想看到一个凝聚一起的明国,越的明国对大清才越有利。

所以,他多尔衮要让明国的百姓知道,所谓的太祖显灵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若你们真的相信太祖显灵,那我也要让你们看看,哪怕朱元璋亲自回来了,也救不了明国。

所以,这次十万大军塞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狠狠的羞辱明国,狠狠的打击明国上下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谁显灵都救不了明国。

“睿亲王静待大军凯旋的好消息。”在接受多尔衮的壮行之后,阿济格很是意气风发的。

他对此行没有丝毫担心,毕竟大清塞以来,就没有失败过,只是在意收获的多寡罢了,至少不能输给阿泰。

现在阿泰还是他的副将呢,这要是收获太少,岂不会被笑话?

满清十万大军浩浩向大明杀来,大明上下还是一无所知,沈也没有想到。

剿匪行动沈已经很少亲自参加了,他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囤积各种物资,特别是方便携带的粮

因为按照之前的计划,他要准备与孙传庭汇合,一起去河南围剿闯军了。

由于崇祯知道了历史走向,也知道迫准备不足的孙传庭与李自成战,最终只会失败,从而葬送大明。

所以崇祯如今不但没有催促孙传庭,还让他在陕西加强练兵,这几个月来也是尽可能的给予孙传庭各种补给。

只是下面蛀虫太多,拨给孙传庭的银子没少被这些蛀虫私吞,气得崇祯大发雷霆,但一时又无可奈何。

如今闯军对中原的荼毒越发猖狂,已有向其余各省蔓延的趋势。

孙传庭经过几个月的补充和准备,全军士气还不错,再加上沈练军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对流寇进行遏制了。

只等沈将物资准备好,就可以出发。

于是,沈又回到现代社会大肆采购,钱到位,想要的各种物资纷至沓来,整个工厂都堆得满满的,然后迅速向大明转运。

王承恩将这些物资从皇宫中转运出来后,分别存放在皇城中的几个大仓库中,另外在皇城外又秘密的准备了几个大仓库,专门存放沈需要的物资。

以后这些物资就由王承恩安排运出京师,在京师外约定的地点再给沈

这样,这些东西不经他之手,也减少了被克扣贪墨的风险。

当然,这也只适合沈这样做。

首先是沈手中的兵力不多,只有八千不到,还不是很引注意。

其次,沈这支军队的开销其实没花朝廷什么钱,朝廷唯一给的帮助就是上次支援了一批马,然后就没管了。

崇祯从内帑中拨了几十万两银子,但是沈剿匪之后又迅速的还给了崇祯六十多万两。

所以崇祯的内帑不但没空,反而还赚了不少。

就算没有这些剿匪的收获,有沈帮助倒买倒卖,崇祯的内帑也不会亏空的。

所以沈这支军队,崇祯私下里就可以养得起。

可要是放在其他部队就很难这般作了,孙传庭手上可是有十万大军,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巨大数字。

所以必须要经过兵部和户部,这也就给了底下很多贪墨、克扣的机会。

现在时局不稳,崇祯即便知道有哪些,甚至掌握了一些证据,一时也不敢大动戈,只能先忍一忍。

等沈和孙传庭平定流寇,稳住动,他崇祯的大刀就可以放心的举起来了。

忙了近半个月,准备了大量的粮、药品、衣服等物资。

粮主要是以、腊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涯无痕
谍涯无痕
林创作为民国政府的一名警察,加入地下党,代号“紫薇”。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抓捕日谍、铲除汉奸、窃取机密、输送物资,在情报战线立功无数,却令敌人难寻踪迹。
滴水世界
帝师是个坑
帝师是个坑
菲硕莫薯
大秦小地主
大秦小地主
大鹏展翅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
天子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再战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