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三孙想去西域折腾。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此事,咱得好好想想。
三孙如果走了,大明科技院怎么办?
虽说大明科技院有了院长陶成道,但是现在连学舍、斋舍都还没建起来。
大明科技院的发展,还得靠三孙。
热气球等各种技术,都是让三孙来指导。
「不到西域,不知道花夏之大!」
「这个地方,将来要占我花夏六分之一的国土!」
「这个地方,是花夏突海上封锁和岛链限制的重要地域。」
「这个地方,各个民族在这里融合,各种文明在这里撞碰,大美大气,多姿多彩!」
「这个地方,能源极其丰富。」
「最好早一点纳大明版图,实质
的!」
朱元璋听到此,感到三孙是不是考虑欠妥。
就大明目前的国力,只能对西域诸国形成一种松散的朝贡关系。
事实证明,西域这些边地,打下来也不好守住。
从汉武帝开始,对西域实行半军事化管制,其中一部分国家分置屯田校尉,即驻外军队,而都护府作为管理校尉的机构。
西域都护府有着对西域各国进行外斡旋甚至武力
涉的生杀大权。
此时,汉朝对西域形成了实质的管理。
随着柔然和突厥等游牧民族对西域的席卷,北朝各政权对西域的控制力度逐步减弱,西域又回到各自从属于大小势力的时代。
直到隋炀帝开拓并巡视四郡,才将一小部分西域重新纳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下。
唐之后对西域的控制是时强时弱。
从汉代以来,西域诸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时好时坏,时断时连。
关系好的时候,此地也并未给中原王朝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
反而,西域诸国从中原王朝得到的更多。
拿下西域,除了有政治上的意义之外,对国家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不过,拿下西域,老朱恐怕不会同意。」
「老朱曾在《皇明祖训》中告诫他的儿孙们: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
「老朱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犯我、我不犯
。
若犯我,我必犯
。」
「现在的哈密王兀纳失里并未向大明开战,所以老朱恐怕不会同意去打哈密。」
「老朱不同意,我就悄悄地打。」
「至于大明科技院,我给他们几样武器,就够他们研究了。」
「我在与不在,都差不多。」
朱元璋听到此,心中便初步有了定计。
哈密王兀纳失里是元朝后裔,虽说当时投降了,但由于是迫于大明兵临城下,而且后来他还反复了好几次。
此并非是真心归附。
找个理由,拿下哈密,对于规范西域诸国的秩序、维护西北边地的安全,还是很有好处的。
《皇明祖训》?
咱何时搞过这个?
不过,三孙倒是提醒了我。
《皇明祖训》好啊,这样就可以把咱的意志传至后世,让子子孙孙都不得违背。
如果把《大诰》不得废止写进去,朱允炆就不会在咱死后两个月就废除了《大诰》。
不对,咱好像是想错了。
咱是准备传位于三孙的,三孙当了皇帝,就没二孙什么事了。
二孙废除《大诰》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皇爷爷,皇爷爷,我今天的《大诰》抄写,完成了。”
朱允熥从院外走进来。
说二孙,二孙到!
看二孙一脸委屈,朱元璋心中叹了一气,算了,今天就不批评他了。
朱允炆其实还没有抄完《大诰》,因为他今天完全是心不在焉。
朝堂之上,文臣们纷纷弹劾朱允熥,与武将们吵了起来。
他一直在关注着朝中的动静,根本静不下心来。
《大诰》也只是抄了一点点。
后来陛下带到朱允熥的院子,让他的心又提了起来。
陛下这是处理朱允熥呢,还是不处理?
后来就越来越热闹了,一切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前进。
仇占可组织文士们前去呐喊。
白齐修组织国子监的监生们前去声讨!
迫于这种压力,陛下一定会处理朱允熥。
后来,又一个好消息传来,陛下让京中所有七品以上文官都赶到朱允熥的院外等候。
这,这是要惩罚朱允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