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政体系规整。
如此一来,才能上通下达。
施才英坐镇寿春城内,统辖安丰路全境府州,各府州则下理各县,其后各乡。
利用各地之水路,可快速传递报和讯息。
是安丰路首府最合适的设置地点。
虽然按照朱元璋的话,安丰路之后由他军政一体节制,但到底还不到时候,朱元璋还在这里,该请示领导的还是得请示。
在秀儿的陪伴下,齐衡走出了大帅府的大门,径直来到了黄岗城县衙内。
看着此刻正在县衙中处理政务的施才英,齐衡当即说道:“施大。”
闻言,施才英抬看来,见到齐衡,急忙起身快步走了过来,搀扶着齐衡来到了案桌前,说道:“大
有什么事喊我一声就过去了,何必自己过来呢。”
齐衡道:“在府里走动也是走,出来走也是走,就脆不麻烦你们了。”
说着,齐衡便询问起自己关心的事。
“我要你派调查的
况如何了?”
似乎猜到了齐衡会问到这个事,施才英当即从案桌的公文堆中找出一份折起来的地图。
这地图十分粗略,只是将整个黄岗城以及濠州周边的地形画了出来。
施才英指着画上的地形,说道:“大你看,濠州、黄岗、凤阳三地之间,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毗邻淮西支流,土地肥沃,是种粮的上好之选。”
“根据粗略的估算,三地之间的土地有15万顷(近万平方公里)左右,但因为实在宽广,虽毗邻淮河支流,腹地却依旧河流缺少,想要取水,还需打井。”
“按照大的设想,属下觉得在这里,若设一常备水库,便可大大改善这15万顷土地的用水问题。”
“并且,因紧靠淮河支流,东濠水和西濠水,往后运输漕运便可顺道而上直通淮河,顺淮河河道,可抵达整个安丰府,极为方便。”
“并且,属下在实地查探过后,发现一处地势低浅之地,其内高度很,应该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听着施才英的讲述,齐衡一边看着他自己画的图,一边在自己系统空间中查看着系统奖励的各省各市详图。
如果施才英的话没有问题,那这里确实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之地。
齐衡之所以会想到要在濠州黄岗附近寻找一处大面积的适宜种植的耕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如今的黄岗城中,足足容纳了十八万的百姓!
当然,这是因为涵盖了原本黄岗、濠州以及滁州三地的全部百姓。
但这样的规模,可是非常恐怖的。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在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北方诸省皆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其中山东河南最为严重,富庶的河南山东之地,到明朝建立时,相加竟然才不过一百多万。
整整两个行省的土地面积上,竟然才一百多万的,可想而知有多荒凉。
而其中况最好的,莫过于山西。
山西因为身处太行山脉之中,地理优势让他们没有遭受太多的灾难,元末的水灾也没有太过影响到山西。
甚至还连年丰收。
所以,整个山西的总数保持在五六百万的程度。
可这五六百万的,却是分散在整个山西境内的。
如今,仅仅一个黄岗城,曾经的一个小镇。
竟然容纳了十八万!
这还仅仅只是登记在册的百姓数量,加上此刻城中的一万兵力,总数便达到了惊
的十九万!
这样的规模,即便放在整个濠州境内,也足以让濠州各处开花。
如果按照当初李善长的办法,一定会使城中的百姓回归到原地。
以此分担黄岗城的压力。
不过,齐衡却并不打算如此。
百姓既然已经来了,再行迁移肯定会产生民怨。
这是其一。
其二,百姓散了有散了的好处,聚集在一起,也有聚集在一起的好处。
如今全国各地都是一片萧条。
即便这些百姓分散到各处,他们又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的改变?
并且,为此他还得支付相应的损耗,如管理成本的增加,运输支出的增加等等。
既然如此,何不将他们留在这里,让整个黄岗城、濠州这一带,依靠着这些百姓的生产力和劳动力,迅速的发展起来。
然后由点带面,倚靠安丰路境内天然丰富的水路,盘活整个安丰路的经济。
不过,这只是战略层面的展望,关键的还是如何落地。
首先这十八万百姓,外加一万兵力每天吃的粮食,该如何解决。
如果大面积的种植土豆之类的高产粮食,自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