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港码
,泰昌再次率东洋水师船队驾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会儿郑芝龙是兴奋的不行了,因为他又可以与自己的老婆孩子团聚了。
泰昌却是皱着眉
,沉思不语。
他们这次是来兑换粮食的,银子和
常生活物资他们也都带过来了。
问题,这粮食怎么兑换呢?
六十万石粮食那可是将近千万斤啊!
他们可没带什么平板车甚或是马车什么的,如果光靠
去扛,那得扛多久?
大意了,这事忘了考虑了。
怎么办呢?
这些迁徙过来的屯卫
锐可没带多少粮食,他们也就是随身携带了几天的
粮而已。
几天时间能换取多少粮食呢?
如果在这里不停的换粮,然后用车
舸和狼牙战舰不停的运送过去,第一批四万屯卫
锐倒不至于饿肚子。
问题,车
舸和狼牙战舰还得去运送剩下两批屯卫
锐过海呢,不能老留在这里兑换粮食啊!
这个问题着实让
有点
疼。
龙牙战舰终于靠上码
,颜氏都抱着宝贝儿子站在下面招手了,郑芝龙只恨不得直接蹦下去就好。
泰昌却是突然间招手道:“等等,飞虹,先别忙着下去,朕还有点事跟你商量。”
啊!
郑芝龙无奈,只能离开即将搭好的悬梯,来到泰昌身边,拱手小心的问道:“皇上,什么事啊?”
泰昌颇为尴尬道:“是这样的,我们并没有带什么平板车和马车过来,你能不能让这里的老百姓把粮食都送到码
这边来,如果我们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去收购实在是太费时间了,搬运起来也麻烦的很。”
原来是这事啊!
郑芝龙不假思索道:“皇上放心,只要末将派亲信去各个村落招呼一声,他们自然会把粮食送过来的,不用一个一个村落去收购。”
如果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泰昌不由兴奋道:“他们真会自己把粮食送过来?具体又怎么兑换呢?”
郑芝龙还是不假思索道:“是啊,皇上,以前我都是这么收购粮食的,都是他们自己送过来的,至于怎么兑换,拿斛斗量了粮食再问他们要什么就行了。皇上若是信得过末将,末将直接让留家里的这些手下给您办就行了,六十万石粮也就一两天时间就能兑换好。”
六十万石粮食一两天就能兑换好!
真的假的?
至于什么信不信得过的问题,这事有什么信不过的,他就在这里看着呢,
家还能吞了他的粮食不成。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
道:“那行,你去让
准备一下,朕命
把带过来的银子和
常物资搬下去。”
郑芝龙闻言,立马兴奋的拱手而退。
他一溜烟跑下船,抱住自己宝贝儿子亲了几
,随即便对着涌上来的亲信一挥手,吆喝了几句,这事便算是
待好了。
不一会儿,那些亲信便搬出斛斗和箩筐什么的在码
两边整整齐齐的排布开来。
老百姓怎么把粮食送过来呢?
一个
最多也就能挑个百来斤吧,一石粮那都不止百来斤啊!
泰昌想了好一阵也没想明白,老百姓怎么把这六十万石粮送过来。
要知道,这里总共也就三万多老百姓,而能挑得动百斤重担的估计还不到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六十万石粮一万青壮最少得来来回回挑上几十趟。
一两天时间内挑着重担跑几十趟,这不把
累死啊!
他正在那里好奇呢,离得最近的老陈
已经带着一帮青壮推着粮食欢天喜地的跑过来了。
原来这些
都有车!
他们推的都是独
车。
所谓的独
车就是前面一个
子,后面两个把手,中间几根横担,用来摆放货物。
这种独
车利用了杠杆原理,大部分载种都在前端的
子上,后面推车的
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只要推习惯了,几百斤重的粮食都能推着在田间小路上飞奔。
这独
车的设计着实巧妙,根本就一般
能想出来的,甚至,有很多
认为,这独
车就是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
宋朝的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就提到:“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
蜀道阻,便于登涉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当然,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还有很多
认为木牛流马是能自己走动的自行机构,而独
车最多算是木牛流马的一部分,也就是木牛那一部分。
宋朝的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就提到:“木牛者独
车也,流马者四
车也。”
这种说法应该是最贴近于事实的。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