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关键的一步来了。
被后世戏称的‘大明战神’李景隆登场。
早前朱允炆派老将耿炳文讨伐,可耿炳文这名老将,并不是擅长攻坚,而是善于守成。
朱元璋认为现在的大明已经稳固了,立下一些不征之国后,那些能战善战的将领就没啥用了,脆一鼓作气都给带下去。
而朱棣,作为塞王,长期和蒙古对战,军事天赋极高,对此对上,耿炳文初战告败。
李景隆是明初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的养子,战功显赫,洪武十七年病逝后,
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景隆便是继承曹国公爵位。
李景隆外形极为出色,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
大明对于颜值的看重,可不比后世低,甚至更为突出一些,如当朝状元,若不是五官端正,面容俊朗。
哪怕你文采再高,长得歪瓜裂枣的模样,那也是绝对当不上的。
朱棣童年是在军伍中度过的,其中他和表哥李文忠的关系很好。
因为在年岁上相差有些大,所以表哥的儿子李景隆,自然也就成了朱棣儿时的玩伴。
朱棣因为幼年的经历,所以较为早熟,且看很准,和李景隆
往一段时候后,他就发现了自己这个表侄子,其实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这件事,在姚广孝和朱棣多次密谈中,朱棣也曾告诉过姚广孝。
黄子澄很欣赏李景隆,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姚广孝的牵线搭桥。
果不其然,在耿炳文失利后,黄子澄就像朱允炆建议让李景隆上场。
不过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齐泰的极力反对。
洪武二十八年,齐泰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
朱元璋随询问他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
然后朱元璋又询问他关于边疆的一些地形,山土,风貌。
齐泰便将随身携带的关于地形的手册,给朱元璋,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这让朱元璋很看重他,这才决定让他去辅佐朱允炆。
从此可以看出,齐泰对于将领的认知是很高的,李景隆这样的花架子,能够可能瞒过他。
只是再是反对,最后朱允炆还是听从黄子澄的建议,让‘大明战神’李景隆登场。
其中这些周旋,如今看来似乎极为简单,但是设身处地,便能了解到作为阳家的姚广孝有多么厉害了。
次早朝后,果不出朱安所料,朱元璋直接来了院子里。
早点过后,朱元璋并未急着询问关于‘以工代赈’的事。
而是问朱安,认为目前大明上下,哪位大臣最受大孙重视。
朱安沉吟片刻后道:“姚广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