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被木婉青提出的说法惊到,“你要和我合作开药铺?”
木婉青平静地点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苗青也被她的平静感染,冷静下来开始思索这件事到底可不可行。
他家就有一间种子铺,由他父亲和哥哥打理,他偶尔也去打个杂,因此对经营铺子一事也略懂一些。
如果他们要开药铺,那么租铺面、雇活计、请大夫,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加在一起每月少不了三四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他家在镇上做了这么多年的种子生意,到现在赚的也并不多。
如果有
贸然开间铺子,不赔本就已是不错,赚钱的只是极少数
。
但据木婉青说,她能提供数量不少的高品质
药,再联系到温家如今的收购价格。
三四两银子,不过是几斤
药的事。
这样一来,至少不用担心因为亏本而坚持不下去的事
了。
而且她还提出,除去她提供的高品质
药外,也可以从别的药农、村民那里收取普通
药来卖。
他觉得这提议也非常好,后者无疑也是赚钱的,只是赚的少罢了。
经过他这些天对
药行
的研究,很多村民卖
药都被压价很低,而很多赤脚大夫从医馆拿药价高不说,品质还差。如果有一个收取
药,然后合理价格出售
药的药铺,会有不少
支持。
譬如他这些天来接触的一些赤脚大夫和小药农。
他想清楚这一切后,问道,“那我们具体是怎么个合作方法呢?”
木婉青见他答应下来,遂将合作的方式说与他听,那是她根据宗门药修的药坊模式简化而来的。
简而言之,就是她负责钱和
药,做甩手掌柜,由苗青来当表面上的掌柜,去负责具体的经营、买卖等等一系列杂事。
事实证明,她没有选错
,苗青只用了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就接受了这个模式,并且两
很快就敲定了各种细节。
赚到的钱,她占八成,苗青占二成。
苗青一开始还不太同意,觉得二成太少了,怎么这也要三成。
但在木婉青说出每个月至少提供一百斤
药的时候,他就立刻答应了下来。
温家那边对木婉青提供的
药的收购价是市价的两倍多,最少的也是一百文一斤的价格,最多的甚至超过一两银子一斤,平均药价要在五百文一斤左右。
也即是说,一月一百斤
药,大概能卖到五十两银子左右。
即便扣去各种支出,少说也还剩三四十两银子。
这其中哪怕只有两成,也是七八两!
一月七八两银子,这可比他家种子铺一月的全部收
还高!
而且还不用他出钱,只要出力就可以,就算到最后失败了也不亏他什么,哪里有这种好事。
苗青有些激动,几乎立刻就想把药铺开起来开始赚钱。
木婉青也很高兴,她只需要出第一个月五两银子的开销,就能收获一个接下来会源源不断为她赚钱的药坊。
至于那每月一百斤
药,那不就是她去济民医馆两趟的量吗?又不算什么。
苗青已经在脑海中把一切都想过一遍了。
租个铺子,好说。他叔家附近就有两处空铺子,那地方有点偏,租金不会很贵,一两银子左右就能搞定。
雇伙计,好说。一月三百文的工钱就能让
挑到满意的,这活简单,是个
就能做。
请大夫,好说。他这些天认识了不少赤脚大夫,和几家医馆也打好了关系,不用医术多
湛,只要能辨别药材好坏就行,一月一两银子足够了。
其他那些琐碎事
,有些他搞不定请他老爹出面去办,也就是几两银子的事。
苗青满意地把所有事
都想了一遍,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药铺叫什么名字?”
木婉青略一思索,懒得想什么新名字,索
直接把青野秘法的前两个字拿来用了。
“青野,青野药坊怎么样?”
“青野?”
苗青没从中听出什么典故说法来,不像是神农啊、百
啊、杏林啊这些一听就让
和医馆、药铺联系在一起,不过这既然是木婉青定下的,那他也没什么意见。
“那就青野吧。”
木婉青点
,将带来的
药
给苗青,“这些够第一个月的开销吗?”
如果不够,她身上还带着一两多银子。
苗青:“够了够了。”
木婉青:……
好吧,看来温家给的价格比她想的还要高。
苗青满脸笑意的接过
药,收起来之后表
立刻变得严肃了几分,说道,“我大概三五天的时间就能把开铺子的一些事
处理完,
药你看什么时候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