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若无骨地纤纤玉指细致地为我揉捏手掌,我既感动又舒爽,并没有什么
念,转而问起了武学之事。
" 孩儿记得娘亲曾说过,逆练先天,先要达到元炁和体魄浑然一体,孩儿现
下也能以元炁温养身体各处,这其中有何差别?" " 自然是有的,温养躯体以及
运使元炁,须得心神引导,不能自发;而炁魄一体,则是以功法周天为枢脊,将
元炁汇
腑脏、四肢等全身各处,成就大循环,与经脉呼应,勿需心神
持,亦
可自洽。" 娘亲手指灵巧轻舒,檀
如绽,将武道要旨一一道来:" 这其中难点
有二,一是根基不足者难以为继,二则各家功法经脉窍关并不一致,该如何将体
内大循环与经脉周天
相呼应,各有讲究,不一而足。但若能达此地步,则对敌
时勿需调集元炁而是诸体自发,如指臂使;某处遇袭即使运功不及,也有循环补
上,可御敌可察毒,同气连枝、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此清晰的阐释,
教我有些醍醐灌顶,但仍是刨根问底:" 那先天境界与此又有何不同呢?" 娘亲
已然将我左手揉捏完毕,换至小臂继续服侍,同时开
道:" 先天境界则更为特
殊,除却炁魄浑然无缺之外,更是与天地元炁相互
融,可说乃是借助造化伟力
巩固体内诸元,绝非寻常可以轻撼。" 我恍然大悟:" 难怪娘亲的元
如此稳固!
" " 嗯,正是如此。" 娘亲大方点
,微笑附和," 若仅是炁魄同脉,元
还可以常理论之;但天地伟力何其浩
,
力再强,也不过蚍蜉撼树罢了。" 我
毫不介意,点
称是,继续问道:" 娘亲,孩儿曾尝试隔房探查洛乘云的动静,
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
出体外,似有一层无形而至坚的屏障,是否与先天境界有
关?
" " 正是如此,霄儿能有此体悟,甚好。" 娘亲欣慰一笑,点
称赞,继而
讲解原委:" 此事倒须从
说起:先天境界与后天境界的一大特征区别,乃是元
炁能否
体化形,而此中关键便在于先天之息。
" 先天高手的元炁,已非同寻常,尽数化为了先天之息,不过结合了自身功
法及领悟而各有特点,但仍保留了遨游天地的特
,也正是借此才能沟通乾坤。
" 后天之境的元炁,则分属个
,杂芜不章,与天地绝难相通,二者之间井
河不犯,犹如天堑,故而无法
体而出,霄儿所察正是此障。
" 心神可以引导元炁,元炁亦是心神的载体。与娘同境之
,借助自身先天
之息融于外界,天地成了身体的延伸,进而察知他
气机,敏锐灵觉正是由此而
来。" " 真是……神奇啊!" 先天高手,果然难以常理度之,我已是悠然神往,
想到我也有希望跻身如此境界,更是有些热血沸腾。
我将兴奋压下,继续请教:" 娘亲,修炼道家功法和寻常武学之
,在体魄
上,除了外形体态不同之外,还有其他区别吗?" 玉手移至我肩臂处揉捏,娘亲
略微思索,便即开
道:" 体魄一事,虽然分属修炼先天的正逆二法,但其实殊
途同归,不过倒也并非毫无区别。" 我接着问道:" 哦,是在何处?" 娘亲沉吟
了一会儿,才道:" 如果硬要说,那么可以援引' 花期' 来作比喻。" " 花期?
" 将武学一事与花
联系,自然教我心中好奇,赶忙问道," 如何道理?"
娘亲微微颔首,解释起含义来:" 不错。寻常武者,练至一流境界,不算先天,
功夫已然登峰造极,只是上了年岁,体魄衰老、气血衰退,功法便如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极难保持巅峰水准,甚至十不存一亦有可能。
" 而修炼道家功法之
,其实已
先天,一身功夫皆可借助天地元炁来完成,
哪怕年事已高,本领依旧不减——便如范从阳,年逾半百、
发花白,但仍能与
娘针锋相对而不落下风。" " 原来此中还有这般区别啊。" 我不禁点
思。
举凡武学功法,身躯体魄乃是采练元炁的根本,寻常武者衰老之后,难提
气神,更别谈采练元炁了,一身武功与废去了也没什么区别;而娘亲方才说过,
天地是先天高手的延伸,故此骨弱体衰不会过于他们的影响实力。
不过说到范从阳,我又想起一个问题:" 娘亲,范……羽玄魔君虽然年过半
百,但是
神矍铄、中气十足,莫非先天之息还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吗?" 娘亲将
我右手带出,继续揉捏,呵呵笑语:" 霄儿着相了,莫说先天高手,哪怕是寻常
武者,练就了元炁,也是少有病痛、享寿颇长,就如百岁城的王元贞,与范从阳
年纪相仿,但仍能出手捉贼。" " 啊,娘亲说得是,这一节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