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大好大!”
似锦笑着问:“有多大?”
旺儿伸出两根手指:“顶我们家
下的蛋两个大。”
青菱颇感兴趣的跑去一看,果然是土
蛋的两倍。
惊喜道:“没想到大
的体型大,蛋也大。”
似锦让她把蛋捡了,好好贮存起来,来年孵小
。
乡亲们听说她家的大
下蛋了,特意跑来参观。
一想到明年似锦会给他们大
的种蛋,他们也能养出这么大的
来,每个
的心
都不错。
似锦的辣椒番茄和夏西瓜在八月份时全都销售一空。
光这三种农作物就进账几万两银子。
似锦给铁牛叔和家里的长工全都发了奖金。
铁牛叔最多,有五十两银子,长工们也各领到了三两银子。
当然,似锦也没漏掉辛苦做饭的胡妈妈几个。
胡妈妈从有田庄起,就给家里的下
和长工做饭,三个
当中她最辛苦,似锦给了她五两银子的奖励。
铁牛婶来的晚,似锦只奖励了她一两银子,大柱娘子是雇佣的,而且每天只帮忙做中午一顿饭,似锦给她的奖励也只有一两银子。
拿到奖金,长工们的积极
越发高涨,
活更加卖力。
快到中秋节了,又得准备礼物送
了。
里正等
的礼物都好准备,唯独古老夫
那边得费些心思。
似锦特意去镇上买了白糖、莲子、板栗、核桃、红枣、红豆,以及做月饼的模子回来,带着青菱做月饼。
主仆俩正在厨房里蒸莲子和板栗红枣红豆,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好几个小孩惊慌失措的呼救声。
似锦和青菱忙冲了出去,看见已经有好几个长工跳到水塘里了,水塘岸边有几个小男紧张害怕的
蹦
跳。
主仆俩忙跑了过去,只见一个长工从水里捞起一个浑身湿漉漉的小男孩。
那个小男孩受惊不小,只知道嚎啕大哭。
似锦肃着脸问另几个小男孩:“他是不是捞菱角掉进水里的?”
她倒不是心疼菱角和莲蓬,就是怕小孩子出意外。
那几个小男孩全都惊恐的点了点
之前。
他们也跑到似锦家的水塘捞菱角吃过,甚至摘离岸很近的莲蓬。
似锦严厉的告诫了他们几次,不许他们捞菱角和摘莲蓬,他们却没听。
今天有小伙伴为了捞菱角掉进水里了,只怕锦婶不会轻饶了他们。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似锦冷着脸吩咐几个长工,把这几个小调皮的父母叫来。
有两个孩子的爹就在似锦家
活,这时早就跑来了,对着自家的小调皮就是一顿胖揍。
似锦也没拦着。
这几个小男孩最不听劝,别的小孩子让他们不要再捞菱角,摘莲蓬,
家就不敢来了。
就他们几个胆子大,还敢来,再不胖揍一顿,他们以后还敢玩水,谁能保证不出事?
另外几个小男孩被自己的父母接走,回去也是一顿胖揍。
似锦又命
把水塘里的菱角全都打捞上来,让全村的孩子来领。
没了菱角,这些孩子估计就不会再来她家水塘了。
她真怕哪天哪个孩子淹死在她家的水塘,她会吓得月经失调的好吗?
啊!忘了自己病还没治好。
似锦给古老夫
那边准备的中秋节礼物格外丰盛。
虽然古老夫
给了良笙贴子,欢迎他们随时上古府做客。
但是他夫妻俩
都有自知之明,
家那么做只是客气而已。
如果他们不知天高地厚真的跑去,是会被主
嫌弃的。
所以给古老夫
送中秋节礼,礼到就好,
就不必去了。
似锦特意派了青山去给古府送礼。
所有下
,他最机灵,也最会说话。
似锦的礼物里面,最出众的就是她做的各种月饼和西式小蛋糕。
古太仆年纪大了,牙
不好,似锦的月饼是蒸的而不是烤的,吃起来特别松软。
西式小蛋糕就更松软了,
一抿就化,而且唇齿留香,古太仆老两
都
吃。
古太仆一高兴,回了不少点心和布匹当回礼。
加上之前古老夫
送的布匹,似锦觉得至少五年不用给她夫妻买高级布料了。
送给包主簿家的中秋节包家也安排了回礼,不再像以前高高在上的对待似锦两
子。
似锦夫妻今非昔比,攀上了古太仆,包主簿哪敢小瞧?
似锦让乡亲们种的秋西瓜不到九月就全都成熟了。
为了让乡亲们的西瓜长得好,似锦经常给他们做指导。
鸿运酒楼靠卖西瓜挣大钱,这事早就从县城传到了荷花镇。
在似锦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