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提示:本站会被大陆网络屏蔽、封禁、禁止访问! 本站域名並非永久域名!
当前网址:m.ltxsw.top 如果遇到无法打开网址。
请发送任意内容到邮件Ltxsba@gmail.com取得最新地址.
截屏拍照记录当前页面,以免丟失网址和邮箱.
↓↓↓↓↓↓↓↓↓↓↓↓↓↓↓↓
点我自动发送邮件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文圭,吴庶,比如方孝孺那个仲子。

朱见上了稽王府车驾,将手掌摊开,手中有五块饴糖。

“母亲,叔父给我五块饴糖是什么意思啊?”朱见握着那五块饴糖,满是奇怪的问道。

钱氏愣愣的看着那五块饴糖发愣,她当然还记得当年削太上皇帝号的那天,大明皇帝赐下了五块饴糖。

当时她还以为陛下要毒杀朱见,吓得她用力的吃了几块。

当然,陛下并没有毒杀朱见的意思。

钱氏看着那几块糖,平静的说道:“没什么特殊用意,就是你小时候吃糖,但是牙又不好,不让你吃。你叔父每次过年,都会给你五块糖。”

朱祁钰给这五块糖,并没什么特殊的用意,只是打一开始,每年都给五块饴糖,今年不给,怕被过分解读罢了。

于谦、石亨和胡濙等,喜气洋洋的进了泰安宫,向陛下贺岁,随后和陛下聊了许久关于天明节的一应安排。

于谦和石亨主要说的是关于天明节大阅,京营雄兵演武之事。

而胡濙则是关于一应外国使者的安排,是否观礼?如何座次?安排何处?是否接见使臣?

这都得陛下决定。

“来来来,于少保、石总兵、胡尚书、王尚书、金尚书、俞尚书、石尚书、江尚书、王通政,一一盏。”朱祁钰让兴安拿出了九盏轻油灯。

朱祁钰被骂作独夫民贼,但是朱祁钰有什么好物,都会分享给大家一起用。

正如他总是和国帑分账,兵仗局的铸币税,市舶司钞关的商税,都是如此。

于谦、石亨、胡濙、王直、金濂、江渊、俞士悦、石璞、王文,是当下大明朝绝对的权利核心。

“一灯油可只有百斤,可悠着点用啊。”朱祁钰笑着说道:“多乎哉,不多也。”

朱祁钰只有两千多斤的轻油,再多,他也没有了。

于谦和胡濙已经见识过了这灯的亮度,兴安近灯打亮的时候,金濂伸手遮着眼说道:“陛下,此物,好物啊!”

“如果可以家家户户一盏灯,那…那简直是…天下大同,治平之世啊!陛下。”

有两个成语,第一个是凿壁借光,一个是囊萤映雪。

如果可以家家户户有一盏灯。

万古长夜,便不再是黑暗。

朱祁钰简单解释了下石油和提炼轻油的工艺,还有产量。

主要是产量。

延长县的油井,得凿三十丈,也就是将近九十米,才会有稳定的石油产出,而且产量极低,大约一年能有两百吨,别说照亮大明了,就是照亮官署都困难。

“鱼油其实也可以当灯油烧,但是太奢侈了。”朱祁钰又说了一种燃料,鱼油。

但是鱼油这种东西,是吃的。

柴米油盐,都是生活所需。

鱼油不是烧的,是用来吃的,而且很贵很贵,在大明更多是当做药材在使用。

治疗夜盲症,鱼油是最好的良药。

琉球国每年上贡,是大明鱼油最大来源,一年不过三十万斤,大约有一百五十吨。

对大明近两千万户而言,一百五十吨鱼油,杯水车薪。

“石油此物如此珍贵吗?”金濂的眼神变得黯淡了下来。

石油提炼轻油比鱼油还要贵重,想要照亮大明,简直是痴说梦。

但是真的好亮。

朱祁钰平静的说道:“朕曾经听闻,在西域一些地方,跺跺脚就能冒油,甚至会多到从地上薄而出,连续烧灼数年而不熄灭。”

“胡尚书,有没有这种传闻?”

胡濙一愣,他倒是没有听过这种传闻,但是陛下听说了这种传闻,那必然是有这种传闻!

“西域有大秦国使者,臣倒是听闻尼古劳兹提起过,确有其事,此物在西域一些地方,本就寻常之物,如山中石块,予取予夺。”

“富可流油,遍地黑金。”胡濙满是赞同的为陛下所说做了注脚。

这是一种叙事方法,为大明开海做注脚。

汉唐喜欢说罗马遍地黄金白银,门框是象牙做的;罗马说中国遍地铁、丝绸、美瓷器。

其目的都是为了开边的政治目的。

金濂信了。

他为什么会信陛下这种夸张的论述呢?

因为倭国真的有数不尽的白银,倭银在不断流,有效的缓解了大明的钱荒。

困扰了中原王朝千年的钱荒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可能,他怎么能不信呢?

陛下说西域某地方有这种珍贵无比的油,金濂信。

“在哪里?”金濂瞪大了眼睛问道。

朱祁钰憋着笑,一脸平静的说道:“朕不知,得去找。”

群臣过来贺岁,并不是议论国事,闲谈了几句,他们提着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涯无痕
谍涯无痕
林创作为民国政府的一名警察,加入地下党,代号“紫薇”。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抓捕日谍、铲除汉奸、窃取机密、输送物资,在情报战线立功无数,却令敌人难寻踪迹。
滴水世界
帝师是个坑
帝师是个坑
菲硕莫薯
大秦小地主
大秦小地主
大鹏展翅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
天子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再战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