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天下第一条经度线,会穿过泰安宫,是钦天监、工部的一致决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毕竟连琉球国的王宫,都面朝皇宫而建,0°经线甚至都不以皇宫的奉天殿为准,而是以朱祁钰的寝宫泰安殿为准。
这是工部、钦天监的恭顺之心,也是大明的礼法。
朱祁钰对这个非常的赞同。
同样,吏部尚书王直请求涨大明朝的俸禄,也是吏部的恭顺之心。
王直俯首说道:“陛下,不足俸,一定滋生腐败。”
这是王直在万言书中,对于大明吏治的一个探索。
大明在洪武四年、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年,三次定俸,这三次定俸禄,一次比一次高。
都说朱元璋薄凉寡恩,那这三次定俸禄,为何一次比一次高?
尤其是洪武二十年最后一次定俸,更是被一直执行到了崇祯十六年。
崇祯十七年,大明已经只剩下最后一
气了,再也发不出粮钞了。
在洪武年间,俸禄的发放主要是以实物的米粱为主。
在永乐年间,同样以实物为主,因为大明无敌舰队南下西洋,带回来大量譬如香料、宝石等物,这些香料是当时折俸的主要物品。
到了宣德、正统年间,则开始折钞了。
这种折钞的做法一直持续到明末,擦
纸都嫌硌
的大明宝钞,户部发俸的时候,甚至京师京官都没
去领。
两百五十年,大明的官员,没有一次加薪。
洪武年间,举
以上的缙绅只是免除劳役。
但是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第一出现免田。
大明缙绅、举
、进士、官员免田亩正赋、丁役正式有了定制。
万历三十八年,在《优免新例》中,一品官免田万亩,进士免田三千三百五十亩,举
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禀生免田八十亩。
“但是高薪并不能养廉。”朱祁钰又强调了一遍。
高薪可以养廉吗?历史也证明了并不可以。
如果说洪武年间的三次定俸,俸禄极高有争议,那么在雍正年间,俸禄之高,乃是中原王朝两千年以来最巅峰。
苏州府长洲县的县令,在雍正年间的年俸,高达一千两雪花银。
以苏州米价进行折算,这位县令在大明朝的俸禄也高达九百两。
于谦住的九重堂,乃是淇国公府改建,养着不少
,一年要花将近九百两银子。
这位雍正年间的苏州府长洲县令的年俸,等同于一个于少保一年的花销。
可是于谦是从一品,那位县令是正七品。
大明正七品的年俸是九十石米,按京师米价折合为四十五两。
但是雍正年间的贪腐案,也是层出不穷。
雍正为清朝的官吏们加俸,是因为他在推动火耗归公。
一直到光绪年间,清朝都是执行的大明的一条鞭法,用的黄册和鱼鳞册,都是万历十五年核定的黄册和鱼鳞册。
甚至连崇祯末年,为了平辽,征辽三饷都没停过。
大家的税法相同,为何雍正就可以给官吏们涨工资呢?
火耗,有的时候,他不是火耗,它是摊派。
大明的火耗和清廷的火耗是不同的,清廷的火耗是额外加征。
雍正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把这些摊派的火耗,或者说冰敬、碳敬这些灰色收
,尽数充公,然后作为养廉银,发给所有官吏。
这一下子让清廷官吏们的工资涨了十倍到三十倍。
但是雍正悲哀的发现,他的高薪养廉,根本没奏效,反而是贪者愈贪。
养廉银,是雍正面对贪腐横行的官场的一次尝试。
雍正晚年的时候,痛骂官僚贪心不足蛇吞象,朝廷明明发了那么多的钱,一个知县比明朝一个从一品大员的俸禄还要高!
可是依旧是贪腐无法禁绝。
乾隆皇帝登基之后,先废士绅一体纳粮,再废养廉银,最后搞出了议罪银。
“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似乎贪官格外的多,太祖太宗,抓也抓不完,杀也杀不完。”朱祁钰笑着说道。
这个现象很有趣,明清六百年,只有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的贪官最多,到了后世就没有贪官了!
王直摇
说道:“哪里是没有了,只是不抓了而已。”
王直的意思是,大明自宣德年间后,就开始了漫长的默认腐败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清末。
在朝廷发不出去俸禄的
况下,冰敬、碳敬应运而生。
三年一次的大计,逐渐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工具,卡吃拿要,朋党丛生。
朱祁钰发笑的原因是,后世的美利坚,也没有贪腐,因为
家那边是合法的,默认的,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