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病体未愈,本宫代为聆谕。”
姜小夭看了一眼紫服宦官,而后跪地。
孟
秋本来准备起来,听了这话便心安理得的躺在床上。
那紫服宦官也不多言,只是微一点
,便打开圣旨,宣读起来。
“金阳公主及公主傅孟
秋听谕令,今查国之西北,大灾频发,
旱数月,致使流民遍野,更有妖族掳民为食,朕心不安。公主贵为皇亲,当常怀体恤子民之心,稳固西北之国境,现命公主及公主傅代朕安抚流民,以定民心,以安社稷,以固邦国,钦此!”
“儿臣领旨。”
姜小夭叩领圣旨,声音稚
而清脆。
将圣旨
给姜小夭之后,那紫服宦官露出一个微笑,叩礼道:“内侍魏乙,见过公主殿下。”
“魏内侍请起,旅途劳顿,本宫命
领你下去休息。”姜小夭客套道。
虽才十四岁,但往年经受教导,这些官方客套还是应付的来。
“殿下,魏乙斗胆,殿下府衙并不宽裕,就无须为魏乙
心了,眼下圣上又派了殿下及公主傅这番差事,想必更是捉襟见肘,殿下还需好生谋划才是。”
魏乙低着
,言辞恳切,声音尖柔,说完他屏退左右,靠近小半步,压低了声音,道:“这是魏某一点心意,殿下还请笑纳,也算是魏某为这十万流民做点事
。”
说话之时,他从袖袋掏出一张折叠好的银票,递给了姜小夭。
姜小夭有些措手不及,不知接还是不接,茫然之际,只好扭
看向了躺在床榻之上的师父。
孟
秋还未言语,魏乙似是知道姜小夭的心事一般,用更低的声音,悄然道:“殿下无需多心,娘娘生前便由小
服侍,殿下迁来封地,小
身不由己未能亲临照顾,如今小
在宫中尚能立足,自要为殿下分担一二,只是杯水车薪,还请殿下莫要嫌弃。”
这句话他自称小
,而非名姓,由此可见,心底对姜小夭的母亲还有怀念尊敬之
。
话已至此,姜小夭便不再多言,在孟
秋的示意之下,将这张银票收了起来。
“殿下,十万流民安抚还请费心,魏乙告辞。”
魏乙行了个半身礼,话语之中饱含
意,说完便退了出去。
“师父……”
等魏乙离开之后,小大
般的姜小夭也不再伪装,弱弱可怜的坐在床榻前,委屈
的嘟着嘴。
十万流民啊!
小小的公主府,甚至连这金阳县衙都比不上,拿什么来安抚这么多的流民?
“不妨事,有我呢。”孟
秋笑了笑,“有些饿了,去给我找点吃的来。”
“好的呀,师父你等着,我这就去。”姜小夭眼中一亮,心下大定,将流民之事抛诸脑后,提着裙摆便开开心心的跑了出去。
对她而言,国家大事的概念还很懵懂。
她唯一的念想,就是和师父在一起。
师父为了保护她不受流民纷扰,差点身死,让她极为难过。
她知道,其实以师父的本领,独身一
,想要从流民堆里逃出去,十分容易。
可为了自己,师父愣是咬着牙硬抗,哪怕那些流民棍
加身,师父也未曾动武。
师父是个善良的
。
小夭将来也要像师父一样,做一个善良的公主!
……
等姜小夭出门之后,孟
秋看着留在床榻上的圣旨,以及那张一千两银票,不由摇
叹息。
真的脑壳疼!
还没来得及接受即将面临的新世界,便有一个大难题摆在眼前……安抚十万流民!
表面上,公主府有三千户食邑。
可这些年,姜小夭地位急转直下,莫说是在帝都临淄,就连这小小的金阳县,都没
正视过她。
地方官更是暗中克扣税额,每年缴到公主府的食邑,不足五百户,连维持公主府的
常开销,都捉襟见肘。
八年时间,足以让世
遗忘掉这位毫无存在感的皇
了。
本来按照前身的计划,这一辈子就这样默默无闻的在这金阳县活到老死。
公主也好,还是金牌帝师也罢,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可谁曾想到,妖魔频出,天下将
,西北之地更是连年
旱,世家大族趁势兼并土地,导致民不聊生,时有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之事发生。
眼下这一道谕旨,更是让本想置身事外的公主府,成为了众矢之的。
偌大的公主府,小猫三两只,没有权力,没有对当地官府的辖制权,也无多少余粮,如何安抚流民?
孟
秋现在都有点怀疑,姜小夭到底是不是当今圣上的骨
……
不然,怎会将这等根本无法完成的苦差事,
给一个才不过十四岁的小姑娘?
疼。
孟
秋捏了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