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田野,在月光的衬托下,像被铺上了一件银色的轻纱,那种感觉又加重了几分。
时不时地传来了青蛙的叫声,但也不失那该属于这儿的宁静。
整体看来,这样宁静的夜晚,倒像是一个有着的画面:一排排的房屋好似熟睡的婴儿们;田野与树木围绕着他们,像一个摇篮,轻轻摇晃;那般青蛙的叫声,犹如母亲在哄睡自己的孩子的摇篮曲,和谐动听。
一家三坐在庭院聊天,偶尔还听到小虫子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爸妈又开始讲述曾经过去的故事,爸妈是60年代的,60年代和70年代的
身边总有那么一些故事,故事最多的话题就是粮食问题。
那个时候,粮食全部是配给的,成年每月是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
当年的副食非常差,尤其吃太少,肚子里没油水,所以食量非常大。
就说白了,饭量很大,如今,我那个邻居70岁的老爷爷还是一样的,每餐3碗满满的饭,我年轻都做不到。
要是农村,那就更惨了。
爸妈他们就是农村的,一辈子没有摆脱,一辈子跟着这几亩田打转,没有离开过土地,甚至我也还是个地道种田的农民,只是换了一个说法,我是个打工者,没有进
国家事业单位行业。(只是我目前知识所理解的那样)
当时乡下叫做农业户,同城镇完全不同。
爸妈以及和他们同样的那批的
粮是公社大队提供,各地有区别,比较好的一年大概300多斤粮食。
但这种粮食是没有脱粒的,加工以后还会减少一批。
对于要农活的农民来说,每天消耗体力很大,如果一个月只有20多斤粮食,显然是不够的。
爸妈年轻的时候很能吃,没得吃,所以能吃,现在有粮食吃了,又吃不下了。
只有等到过年了,一般会有节额外供应。
这个时候可能能吃上一顿,准确来说是尝一下猪
的滋味,舔舔猪
汤。
然而所有的供应,绝对不是爸妈那个时代的想买什么就去买什么,而是上面供应什么你才能买什么,凭借票粮去购买。
爸妈感慨,如今的生活好了几万倍,有书读,生活条件提高,知识接触大,一切都在美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