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手上,其实还举着那个奏疏在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还没烧
净呢。
不过高殷的注意力,却全然不在手上的这个奏疏之上了。
他心中所想之事,和这首童谣全然无关。
高殷被杨愔勾起了刚才自己一直苦恼之事。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太极殿上,高宝德和李祖娥等
对他说的话。
他们都想要让高洋离开邺城。
当然不是让他大摇大摆的走,也不是让高洋出去玩乐一番再回来。
而是高殷清楚得知道,高洋这一去,恐怕就不会再回到邺城了。
这和生离死别没有什么区别。
就是因为高洋的
脑不清醒了。
就不能再继续做这个天子了。
他若是继续治国掌权,处理政务,只怕群臣先要崩溃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殷知道,其实还是让高洋离开比较好。
就是因为心智的原因,高洋不管是退位还是直接对朝臣道出原因,都会让群臣惶恐。
本来外面就有豺狼虎豹死死地盯着。
君不见如今的邺都比平
里要拥挤一些嘛……
就是因为来刺探消息之
多了起来。
他们可能并非专业的军中斥候,他们来自周边各个国家,或是北边的突厥,或是西边的周国,再或是南朝,当然也有叛军的
。
不过这么多势力齐聚于此,虽然说效命的国家可能都不相同,但他们最终的目的可都只有一个。
就是抓紧时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高洋的状况打探清楚,然后送回自己的国家去。
给自己的主子。
毕竟,高洋早些年英雄天子的称谓可不是白来的。
他既然能够被周边各个国家的主君都视之为劲敌,那当然是因为高洋最初是真的有雄主枭雄的模样。
他们忌惮曾经的高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私言不谬。
高洋雄阔威武的形象,周边各国都清楚的很。
他们各自和齐国接壤的边郡,说不定都遇到过高洋。
高洋最初可是很喜欢亲自马上出征的。
高洋文韬武略,尽是不凡。
正是因为高洋能征善战,才给他自己添上了一抹威严的色彩。
如今虽然众
都听到小道消息说,高洋病重。
可是真是假先不论,就算是高洋真的病重,那也是一
病虎。
老虎总归是老虎,就算病了,你也不能把他当作病猫。
因为老虎会发威,猫儿不会。
周边各国的心态,如今还是比较谨慎的。
在还没有刺探清楚高洋的身子骨到底是什么
况,想来周边这几个国家都不会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都不傻。
相反之下,他们
明得很。
他们既然能将高洋当作劲敌,那就说明他们心中至少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至于眼高手低,盲目自大。
高齐占据山东诸州,国土也算不小,虽说这些年奢靡之风盛行,但高齐的实力,还是有些不容小觑的。
不是周边哪一个国家,就能轻而易举地出兵亡其国。
如今北边的局面,其实和三国有些相似。
单论中原及其以北的地方,高齐占据山东,像是旧吴之东南。
宇文氏割据关中,乃是三国之蜀汉。
而势力范围最为辽远的突厥,则和曹魏别无二致。
当然,细说的话,差别也是有的。
但是万事都不必看的太过于仔细了。
求同存异,这才有意思。
不过,话再说回来,若是只论北边的中原之地,那有些过于瞧不起
家南朝了。
如今南朝梁陈并立,他们自己还没有抉择出来南边的归属,这样来看,倒也可以先将南边的
况放一放。
反正南边不管怎么说,也不论中原如何混战消磨自己的实力,如今来看,南朝绝对没有同中原决斗的实力。
南朝就算大一统,也得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才能达到和中原相匹及的程度。
更别提,如今南朝他们自己还混
一团。
现在论起天下形势,当然不是高殷和杨愔煮酒论英雄和天下大势,而这些姑且只能算作是二
心照不宣的事
了。
毕竟,在高殷眼中,这些现在来看都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会不会影响到高洋离邺。
不管高洋是去周国还是南朝,高殷都觉得邺都这些细作,可真是碍眼得很。
高殷担心一旦高洋出宫,就会被细作给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