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优秀的作品更是不在少数,一首两首新型的诗词,不足以说明什么。”
这时候,江大教授虽然还在反对陈铭,但是不知不觉中他对陈铭的语气已经放尊重了许多。
不说别的,就这首《孔雀东南飞》就值得他尊重!
陈铭点了点,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所谓诗词体裁,也就是一种类型。”
“可既然是一类,数量上自然少不了。”
陈铭笑笑,又掏出了一张教案,投影到了大屏幕上。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确定两汉时期一定存在一种遗失的诗词体裁么?”陈铭突然问道。
众一愣,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有想过。
“是啊,陈教授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难道不是在古籍中发现的一些蛛丝马迹?”
台下,一些教授皱着眉道。
台上的陈铭摇了摇,解释道:“你们看看大屏幕。”
闻言,阶梯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大屏幕上。
“诶?这不是《诗经》上的几首诗么?”
“怎么下面放了几首律诗、绝句?”
“这是什么意思?”
众看着大屏幕,一时之间又开始懵
了。
刚才不是说数量的问题么?
现在咋又开始扯这个了?
这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这些学生们一个个都愣住了!
真的!
他们听陈铭讲课,就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上一秒还讲的好好的呢,下一秒你就完全不知道他在说啥了!
前排的杜承阳都已经习惯了,他已经懒得做出反应了。
看着台下那群懵的专家和学生,陈铭给大家解释道:“上面几首是先秦时候的《诗经》,下面那几首是隋唐时候的律诗绝句,大家看看,你们不觉得这很奇怪嘛?”
陈铭说的一本正经,众听得是云里雾里。
奇怪?
这怎么就奇怪了?
可过了几分钟之后,江大教授、秦副所长乃至这些大佬一个个突然瞪大了双眼,就连杜承阳都不可思议的盯着大屏幕,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格式!”江大教授突然脱而出道。
“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这、这..........”秦副所长此时也忍不住的喃喃自语。
“真、真的是这样?”
一些懂了陈铭意思的专家大佬,此时都是两眼无神,满脸的难以置信。
而那些不明白的,却都是一的雾水。
“不是,他们这是怎么了?”
“不就是几首诗嘛?”
“我怎么看不出什么问题?”
“没什么问题啊!”
“就是啊,这就是先秦的《诗经》、隋唐绝句律诗啊!”
看着台下反应不一的众,陈铭一字一句的缓缓说道:“先秦的四言诗为什么到了隋唐就直接变成了五言七言?”
“对于这个问题,你们难道就没有疑惑过么?”
此言一出,整个阶梯教室里的顿时愣了一大片。
一分钟过后,才响起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个问题,细思极恐!
过渡!
少了过渡!
这期间缺少了一种过渡!
直到这个时候,众才明白陈铭想要表达的意思!
四言诗是怎么发展成五言诗的?
众试着用陈铭的思路去思考,是越想越心惊,越想越觉得震撼!
这时候,陈铭又换了张教案,“如果,我们先假设在隋唐之前,还有一种诗词体裁,我们用这种观点去查阅诗词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看看这些诗词!”
大屏幕上,是陈铭整理出来的一些诗歌。
《长歌行》、《蜀道难》、《木兰辞》、《茅屋为秋风所歌》..........
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诗词。
有这个世界的乐府诗,也有陈铭自己写的一些,甚至还有一些是从《大唐》里摘录出来的。
这些诗词,无一例外,在体裁格式上,一模一样,全部都是乐府诗!
傻了!
呆了!
阶梯教室里,近乎五百多位相关的专家教授,此时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大屏幕。
这一刻,就算有想要站出来反驳,可也不知从何下手了!
陈铭的这套理论,不仅严密异常,而且还有着令难以反驳的事实为依据!
如果说以前那些奇形怪状的诗歌没能引起们的重视,可能是因为数量太少,或者是太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