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为国丧,全国都要为此守三年的孝,在这期间不能婚丧嫁娶办喜事之类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胤禛做为康熙的儿子,自然就更得守孝了。是以,胤禛对云兮等
的册封旨意虽然下来了,但正式的册封典礼,却是要等到三年后才能有了。
另外胤禛除了对他的
们册封之外,还直接封了德妃为康熙的第四位皇后,然后自然而然的,德妃就成母后皇太后了,而不是由妃位升到太后时的圣母皇太后。
对于这点,由于胤禛这些年来的名声经营不错,再加上康熙生前又封了胤禛为太子,所以胤禛登位后将德妃扶正什么的,大臣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胤禛是他们请上去的嘛,而且太子的母亲被扶正,貌似也没毛病不是?
这里面,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胤禛之所以在大臣们印象中观感很好,云兮的功劳占了很大一部分。
云兮是个闲不住的
子,至少在写小说方面是。
这么些年,她除了写《惠贞录》、《重菊》、《夜语小话》,以及画了《没钱找九哥》外,自然也是有其它新作的。
这里面,就有一本叫《南山书院》的。
《南山书院》讲述的是南山上的一家传承悠久,在士林学子中名声极佳的书院南山书院里的故事。
由于是大长篇,所以这本书云兮足足写了十来年才宣告完工,总计字数都超过五百万字了。
《南山书院》里面,有讲那些学子,以及学子身边的
等众生百态,通过描写这些
,云兮趁机夹带私货,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融
进去,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阅读者的目的,胤禛看了后也受益良多自是不提。
不过,这里面至关重要的一条暗线,却是整本书里最令胤禛印象
刻的。
那就是,书里面关于书院领导层,尤其是书院下一任接班
的描写,最让胤禛感觉触动。
既然如此,那书院的接班
到底
了什么呢?
这事还要从南山书院那悠久的历史传承说起。
当初创建南山书院的司马家不缺钱,之所以创立南山书院也纯粹是创始
凭借着热血冲
的梦想建立的。
这里面的规章制度,自然不是那么完善。
至少,不是可持续发展那一类的。
南山书院有一个从创立之初就流传下来的规矩,那就是对学子们的资助,俗称助学贷款。
只不过,这个贷款没有期限更没有利息,全凭学子们的自觉。
这肯定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虽然每一代的院长都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宁愿自掏腰包也要资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们。
但,久而久之,纵使司马家的家底再厚,也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眼看着自家的家底子越来越薄,外面一大堆欠债
却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
即将接手南山书院,正处于试炼期的司马公子在征询了父亲司马院长的意见,得知父亲一定要坚持不能
迫学子们还钱后,几经思量过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好法子。
那就是,将那些学子们的欠钱
况,视欠债年份,分等级公布出去。
其中,欠钱十年以内的,只派
去通知一下,并告诉他们现在不用急着还,但超过十年不还钱,他们的欠债
况会在小范围内公布。
欠钱十年以上,二十年以内的,告知欠债者,并小范围公布。
欠钱二十年以上,五十年以下的,警告就不说了,公布的范围也会扩大。
欠钱五十年以上,一百年以上的,警告加大范围公布。
至于欠钱一百年以上不还的,那么不好意思,南山书院将接着书院经营数百年的
厚关系网络,全面公布欠债者的欠债
况。
要知道,能进南山书院的,可都是资质不错,文采出众的文
,面子和名声这东西对文
来说有多重要就不说了。
司马公子的这一改革立竿见影,除了一些实在无力偿还,借钱之
的直系血亲都死得差不多,亦或者脸皮厚不在乎名声的,书院借出去的银子很快就陆陆续续的有
来还了,效率十分之高。
康熙一向施行仁政,哪怕知道佟萱当初说的那些话,晚年也还是搞出了国库空虚,官员大把欠账的事
。
当初胤禛自请去追缴户部欠款时,用的就是云兮书上写的这一招。
而也正是这一次的表现,让康熙确信,胤禛就是那个可以接替他位置的
。
早年康熙曾赠给胤禛“戒急用忍”四个字,那时候他就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儿子的
格,知道胤禛有时候做事太过急迫,尤其是在惩处贪官污吏上面。
但在追缴户部欠款的过程中,胤禛的表现堪称惊艳,给
的感觉就是,完美!
另外除了这些,云兮财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