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赵王可能也以某种方式与谋了废太子,譬如,暗示皇后,即便换个来做储君,宗室对皇后的支持,也不会改变。
皇后下定废太子的最后决心,未必同赵王一点系没有。
虽然,对此,何天暂时还没有什么证据。
对于皇后一方来说,太子为子虨请王爵,是送上了一个枕。
中午递上奏疏,下午就回以“不准”,明显是在刻意激怒太子。
太子不出所料的被激怒,而皇后的收获是:太子送上了第二个枕——为虨祷祀。
第一个,是个小枕;第二个,可是个大枕
。
到了西晋,祷祀已不如汉朝那么敏感,因此,直接加太子以“巫蛊”的罪名,说服力不够,但皇后一方,还是充分的利用了这个大枕,虽不直接加罪,但要太子过宫城说明
况。
国之储君,岂可信用巫觋?这个“传讯”,是很合理的。
更何况,是次祷祀,主祀北君——这是一个恶神,对祂的祭祀,只流行于民间,不官典,属于地道的“
祀”。
这个“北君”,同道教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没有任何系,莫搞混了。
既进了宫城,到了饭点儿,请你吃个饭、喝个酒,顺理成章呀。
太子或者是被强行劝酒灌醉,或者酒里、菜里下了药,总之,在迷醉的状态中,被引诱着写下了那份“自供”。
所谓“引诱”,或者是有说一句,太子写一句,或者是
脆给了一份稿子,太子照抄——总之,太子根本不晓得自己写了些什么?
对于外界看来,太子因子虨王爵被驳而怨怼,因怨怼而祷祀、而酒醉吐真言,这一切,不是合合理吗?
这个局,设计的很巧。
然而,机关算尽,只怕误了卿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