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曹仁逃走之后,城外大军总算可以稳定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于禁和徐晃功劳最大,于禁升为扬威将军,仍然领兵守在许都城中。
徐晃升为讨逆将军,封汉宁亭侯。
其他有功校尉也都各自有封赏。
当时的将军名号主要只有八个,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还有四方将军,也就是前后左右将军。
这些才是正宗的将军,是可以开府,有属掾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一般是战时才会有。或者是外戚掌权之后,为了让自己位高于三公,便给自己加了大将军号,比如梁冀。
另外还有些中郎将,是需要的时候才设置的,比如卢植的北中郎将等,统领的主要是虎贲郎羽林郎和北军五校兵士。
最后就是那些杂号将军了。
征战多了,将军名号不够用,很多又屡立军功,总不能让
家一直顶着校尉的
衔吧,因此杂号将军名号就应运而生了。
历史上三国到了后期,那些将军名号更,既有刘汉帝国的将军,也有曹
魏王国的将军,刘备汉中王国的将军。
比如关羽的前将军,就是汉中王国的,与汉朝其实没什么关系。
照理说于禁和徐晃的功绩,还达不到扬威和讨逆这两个将军名号。
刘协主要是为了对他们施恩,让他们真正的忠于自己。同时也为了激励其他,让其他
像他们一样,如果想要得到高爵厚禄,就得要为自己卖命。
只是封赏太过也有弊端,就是他们以后再立功时,就会很难封赏。等到赏无可赏的时候,除非他们自己懂得功成身退,否则就只能如历史上的那些君主一样,要么杯酒释兵权,要么就只能找理由杀掉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刘协该想这些的时候,他只想着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把兵权抓在自己手里。
夏侯渊虽然这次没有功,甚至还可以说是有过,但现在军中只有他有资历统领大军,又有夏侯惇在兖州的关系,刘协只得升他为右将军。
不过同时收回给他的符节,给徐晃的符节也已收回。
刘协本来想要恢复虎符制度,分于禁徐晃和夏侯渊各为一军,分别给他们虎符,凭虎符对上之后才可以调动兵马。
但是被侍中荀攸给劝住了。
荀攸以为,现在还是属于战时代,如果严格以虎符调军,则各军将会失去主动权,容易失去战机。而且虎符制度代表着严重削弱夏侯兄弟的统兵权力,很可能会激起他们的过度反应。
刘协一想也是,现在曹氏衰落,但是夏侯氏算是崛起了。夏侯惇主政兖州,得要想个办法把他调走才行。
现在刘协算是亲自掌权,不过底子还是太薄,无论兵力还是财政,都不足以能让刘协为所欲为。外加各地州郡况复杂,还不是动他们夏侯兄弟的时候。
其实曹被刺的消息送到兖州后,夏侯惇即派五百
到朝歌去等着董承。只是伏完派
去通知董承时,即吩咐告诉董承,让他不要从朝歌走,以防夏侯惇的堵截,最好是翻过太行山,先进
并州,再从并州回冀州去。
这么走路远不说,路还非常难走,不过还是命最重要,虽然并不是董承刺杀曹,但这罪名他也洗不清了,只能依照伏完所说的,从并州绕路走。
夏侯惇本来是想带着董承的回去献祭给曹
的,现在没有董承的
,回去又怕兖州有事。
所谓有事是怕有来占了他的权力,他现在在兖州的势力还不够稳固。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他便决定不回许都,一切等稳定之后再说。
曹昂在曹墓地旁边结庐,决定在此服丧三年。
汉代有服丧三年的礼制,许多当官的时候,如果家中有亲
去世,一般都会去官归丧,而且要服三年之丧。
比如袁绍当濮阳长的时候,遭母丧,回来服了三年母丧,然后他又追服了三年父丧。他在墓旁结庐住了六年,这六年是不能吃酒,不能近
,不能听音乐,甚至是不走亲访友的。所以袁绍能够有名,聚来
才,也不是没理由的。
话说回来,曹昂还向刘协上表,辞去袭受曹的武平侯之爵。
刘协当然不允,曹之死的事
可以算是结束了,但影响仍然存在,刘协想要让世
都看到,他对曹
到底有多好。
因为此时民间也有些传言,说是他和夏侯渊合谋杀死了曹。为了消除掉这些传言,他只能对曹
的后
好得不能再好。
曹昂坚持辞去武平侯爵,三次上表,但刘协也三次不允。曹昂无奈,他是想让自己白身为曹守孝,还把曹
之死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配袭受曹
的爵位。
郭嘉知道之后,私下去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把爵位让给弟弟曹丕。
曹昂第四次上表,便是把武平侯爵位让给曹丕袭受。刘协也知道曹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