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一百四十九首诗变成六十九首了,老读者注意下,新读者可以无视)
第三张卡片,画面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山耸立,一道瀑布从山中央飞流直下,波澜壮观。
当这个画面出现在李安眼中时,脑海里的系统已经自主为他匹配了最
确的诗词:《望庐山瀑布》。
安之若素开
吟道:“接下来吟的是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即便没有任何诗词水平,也能体会到诗中那高度夸张艺术手法带来的惊艳感。
一百二,一百二,一百二!
三位导师全部打出分数。
还不等三
评价,安之若素就继续翻牌了。
第四张卡片。
白雪纷飞,一棵梅树在雪中绽放着绚烂的花朵。
安之若素:“画面中是一枝梅花,那我就写首词吧,唤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和生死观,托物言志,然后表达展现出了风雪中傲然不屈的梅花。
一词作罢,众
还沉浸其中,安之若素却又开
了。
“这首《卜算子咏梅》略显消极;我再做一首显得乐观些的,还叫《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而这首词,又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
们要有威武不屈和乐观的主义
神。
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佳作中的佳作。
同一个画面,两首词却是两个不同的心境和态度,但水平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三位导师相视,然后不约而同举起了手中的牌子,上边全是红色的阿拉伯数字:150
这两首词,再次拿下和《明月几时有》相同的高分。
接下来,第五张卡片。
“故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位导师还没来得及打分,安之若素便又翻开了第六张卡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然后是第七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安之若素诵诗越来越快了。
短短五分钟后,安之若素已经念诵到了第二十张卡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
回?”
……
曾大为贬低安之若素的诗
郭素锦。
刚开始在听到半小时六十九首诗,而且每首还在百分以上的时候,郭素锦感觉可笑极了。
而现在,他连呼吸都是带着微微喘的。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强
,已经二十首诗了,平均半分钟一首诗。”
“最关键的是每一首诗都达到了经典水平,每一首诗都朗朗上
、风格别类,且至少有一句脍炙
的诗句。”
“这个安之若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
郭素锦身体在微微颤抖。
他的颤抖已经不是因为诗词有多好,而是因为安之若素太强了。
导师席上,贵为诗词协会会长的骆斌,此刻呼吸凝滞,一张脸涨的通红:“这安之若素根本就不是在诵诗,他完全是在背诗啊!”
“可关键是,他的每一首诗都和图片十分契合;每一首诗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每一首诗如若评分都至少在百分以上!”
旁边的苏羽琪也
点
,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安之若素,一边到:“今天诗词大会总决赛,安之若素绝对在诗词界扬名立万!”
“凭他的《明月几时有》,凭他的《登高》,凭他这一首又一首的经典诗句,他以后在诗词界的地位,无
能比!”
“在诗词界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说什么就会是什么。”
江庸一边点
同意着两
的说法,一边做出了一个总结:“安之若素,这是一个强到令
感觉恐怖的家伙。”
三位导师和郭素锦这样拥有专业水平的诗
尚且如此,那普通
就更不用说了。
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