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了
化石油气,生活陡然间便捷了不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是,这还仅仅是宁卫民改善自己起居的举措之一。
很快,他又给自己买了另一样东西,在张士慧的帮助下,用三
车拉回来搬进了家门。
是同样惊得周围的邻居们眼球溜儿圆啊。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可没有对宁卫民
称赞的了,所有的反馈几乎都是负面评价。
怎么回事啊?
因为宁卫民是从百货大楼买了一台洗衣机。
毫无疑问,眼下是家电行业最受
民群众狂热追捧的年代。
像去年年初,有一份名叫《家用电器》的杂志在京城面世。
到如今才不过短短一年多时间,这本儿杂志发行量就由七万份上升到二十万份。
这完全可以证明,家用电器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焦点,触碰到了居民生活的兴奋点,是无可争议、也无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也得知道,
本企业为了占领共和国市场,在他们集团军一样的广告投放下,这
热
是一鼓作气席卷而来,速度实在太快了点。
长久以来,绝大部分国
对富裕生活的设想,是停留在攒齐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三转一响”上。
猛然间发现发现生活里又出现这么新鲜的好东西,欣喜当然是欣喜的。
无不感到大开眼界,对生活又有了更美好的向往。
但可惜的是,消费水平却是更加难以跟上的。
所以面对比过去的奢侈品还要价格高昂的“新贵”,大部分
即便要攒钱买家电,也得好好比对一番。
那不用多言,
们首选目标肯定是电视机、收录机。
至于洗衣机和电冰箱,距离
们的生活还太过遥远。
不少
认为这两样东西费电又价格昂贵,反而心生抗拒,真是没多少
愿意把这两样东西买回家去。
如果有,那动机肯定也不是为了用。
多半是为了充分效仿外国电视剧里的西方
家庭,想置办齐全了,专为摆阔让
看的。
尤其是洗衣机,若以公众价值标准罗列的购买序列来论,比电冰箱还要排在后面,
不为别的,就因为公众价值标准永远遵循的原则是——是否有可替代
,能不能弥补生活里急缺的短板。
电视机和收录机当然是无可替代的,
神享受又是刚刚开禁的国
最缺少的,所以就显得
价比极高。
至于电冰箱的制冷功能尚需要
造冰才能代替,洗衣服甚至完全可以依靠
力完成。
而这两样东西并不是贫寒的家庭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显得
价比极低。
同时,这也反应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作为工业刚刚起步,经济刚刚恢复的国家,我们的
工不值钱。
如果从世界的范畴来看,对比西方世界,如今的共和国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农村。
所以我们的整个国家,不得不经历剪刀差的阵痛。
虽然没有
曾这么明确表示过,甚至可能没有多少
清醒的意识到,但事实就是如此。
那么也就可以理解,邻居们们对宁卫民买洗衣机的举动,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评价了。
大多数
显然都认为宁卫民变得好逸恶劳,不
劳动了,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背后不但有
有说他,开始烧包了,学坏了,净跟外国
比,成了个大手大脚糟践钱的主儿。
边大妈甚至还开始担心他资产阶级思想犯了,要被彻底腐化掉哪。
总之,什么上纲上线的词儿都能想起来,把他买洗衣机的行为赋予了许多额外的
神意义。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通病,
们总是
把一切和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相联系。
甚至就连康术德也有反感
绪,认为洗衣机这东西华而不实。
于是就在边大妈专门登门“密议”过一次之后,老爷子在撺掇之下,忍不住发难了,斥责起宁卫民来。
“你有钱没处使了?还买洗衣机。谁家不是自己用手洗衣服啊?弄这玩意
嘛来……”
“再说了,连手洗都洗不
净,就凭你扔机器里瞎咣当,搁那捅里转悠,就能洗
净啊。还费电费水的,白白惹得邻居们说闲话……”
“我跟你说,这就是小
本鬼子出的歪点子,净坑你们年轻
,没安好心。能不能退了去?”
应该说,对邻居们背后的议论,宁卫民的确真心不在乎,他甚至也能理解。
毕竟
神层面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
就像品尝过海鲜滋味,肯定知道白灼基围虾和开水焯萝卜的味儿不一样。
他知道洗衣机的好处,当然和这些常年跟搓板儿肥皂打
道的家庭没法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