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尤其难得的是朝廷根本无法反对,预备立宪已经那么些年,而且预备之期限将至,给部队官兵灌输立宪的思想,谁也不敢公然反对!
况且,他提这个要求也很是合乎
理,青军社就是因为反对宪政而筹划锄
计划,他被列为刺杀的
号
物,提出这个要求可谓是合
合理,对于这一要求,朝廷必然会大为犯难,如此,亦可借机拖延时间,实在是一举两得!
“还是国城兄计高一筹。”奕訢心悦诚服的举杯道:“这杯酒,我敬国城兄!”一
将酒
了,他才道:“这主持整肃的
选有何讲究?按说,最适合的
选非僧格林沁莫属。”
“僧格林沁与留六爷走的近,并不适合。”易知足缓声道:“得选一个有身份有威望,且又两边不靠的
。”
听的这话,奕訢笑道:“国城兄指的可是奕增?”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奕增是怡亲王一系,是远支宗亲,曾参与征伐南洋,也率部平定东北,且在南洋海军服役数年,与怡亲王载垣颇近,与肃顺私
亦
,可谓最理想
选。”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慈安缓缓合上手中的密折,微微蹙起眉
,奕訢居然提出要让奕增主持对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进行全面整肃,否则担心新军中再出类似青军社的社团。
平心而论,这个要求并不太过分,作为被青军社列为
号刺杀目标的奕訢当初可以说是如惊弓之鸟一般逃出京师的,即便是时过境迁,心有余悸也是正常的。
但是指名让奕增主持全军整顿,却就有些不正常了,奕增在一众宗室子弟中可说得上是出类拔萃,因战功晋封镇国公,现任北洋水师提督,论身份地位,论军中的资历和威望,他确有这个资格,问题在于这个奕增是游走于保皇派和立宪派之间的,可以说没有立场。
奕訢指名着奕增主持全军整顿是何用意?只是为了公允起见?仰或是有其他意图?经过这次的清理整顿,她已是牢牢的掌控了留在京师的八旗新军,即便是奕增主持整顿,也不可能篡夺得了军权,这一点她并不担心,她担心的是如何全面整肃?
另外,她还怀疑,这事的背后可能是易知足在出谋划策,真要如此,就更要问个明白,也更须仔细考虑清楚。思忖良久,她才拿定主意,这事先放几天,看看奕訢会是何反应?
倭国,大阪,清军指挥部。
一个通讯官快步走到奕譞和僧格林沁跟前禀报道:“报——,福冈来电,京都正大规模的招募青壮组建兵队,并进行突击训练。”
奕譞有些诧异的道:“福冈来电?”
“是!”那通讯官连忙解释道:“京都目前防范甚言,既难进,也难出,无法传递
报,这个
报是以鸽信传递,先到釜山,再从福冈转来。”
奕譞点了点
,却是暗暗心惊,仅仅是
报传递,元就准备了几种方案,足见准备之充分,也足见元对于倭国渗透之
。
僧格林沁对此却是一点不意外,摆了摆手屛退通讯官才道:“元素来极为重视
报,甚至达到了无孔不
的地步,京都要是没有
报送出来,那才叫怪。”
奕譞瞥了他一眼,道:“元在咱们大清京师是不是也是如此?”
“这是肯定的。”僧格林沁笑道:“据我所知,元拥有一个极为完善的
报体系,别说京师了,就是整个大清,甚至是西洋各国,都有元的
报网点。”
奕譞一脸震惊的道:“有如此夸张?”
僧格林沁点了点
,“应该不是虚夸,易国城对于西洋各国了如指掌,可不是凭空来的。”
奕譞迟疑着道:“元还真是雄心勃勃,要与西洋各国争霸?”
这是明摆着的事,还用得着怀疑?僧格林沁没接这话茬,话
一转道:“京都大规模组建兵队,是为死守京都做准备?还是准备用来镇压流民的?”
“也有可能是用来充当炮灰的。”奕譞沉声道:“将这一
况转发总指挥部,要求增加弹药供给。”
见他逮着机会就要弹药,僧格林沁不由的暗自好笑,元并且不大方,甚至还可以说有点小气,即便现在弹药给的再多,撤军之时,也会收回剩余的弹药。
不过,顾及对方的颜面,他也不点
,而是缓声道:“京都
众多,存粮颇丰,大规模组建兵队,粮食的消耗也必然加快,对于咱们来说,是件好事。”
话为说完,方才去的通讯官去而复返,朗声道:“报——,扫
西北方向的常禄部电报,山区发现大
倭军,数目不详,估计略有三千之众。”
倭军居然敢主动出击?僧格林沁颇觉意外,随意走到沙盘前,找到代表着常禄部的小红旗,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命令常禄部向后佯退,诱倭军下山,继续探明倭军兵力!”
奕譞试探着道:“倭军选择走山地出击,应是想试探我军虚实?”
“我估计,这
倭军数量应该不止三千。”僧格林沁沉声道:“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