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考虑过如何借钱,虽然有风险,但现在也顾不上了。
见两
不吭声了,他大大咧咧的道:“爹,孚泰行是你一生的心血,怎能轻言放弃?孩儿有法子借钱,只不知道孚泰行具体欠了多少?”
听的这话,易允昌、易知书不由的面面相觑,老三该不会是脑子烧糊涂了吧?半晌,易知书才开
道:“三弟,这可不比你在外面欠的风流债那点小钱,四十万银元,你去哪里借?”
四十万银元!这数目确实大了点,不知道能不能借的到,不过话已经说出去了,易知足也只能硬着
皮道:“广州城最有钱的,莫过于十三行的伍家和潘家,伍家如今在十三行排名第一,又是十三行的总商,自然是去找伍家借。”
找伍家借钱?易知书一阵无语,但当着父亲的面,他也不好讥讽他天真幼稚。
易允昌却是觉的老三今天有些古怪,平
里老三见了他不说是老鼠见了猫,但在他面前也很是拘谨,今
是怎么了?这说话的语气和态都迥异于平常。
再说了,老三平
里虽然游手好闲不过问商务,但却甚是聪明机灵,不是没有脑子,而且他与十三行一众行商子弟常有往来,不可能如此天真幼稚。
轻咳了一声,易允昌才开
道:“怡和行浩官伍绍荣虽然年轻,但伍家一直以来其实都是他爹伍秉鉴当家,西关、黄埔甚至是广州城都盛传伍秉鉴为
仗义大方,慷慨疏财,那都只是表象,不可当真。”
稍稍一顿,他才接着道:“十三行在外
眼里是一个整体,但内里,各行商为了生存,少不得相互拆台甚至是倾轧,粤海关和东印度公司不希望十三行铁板一块,也没少往里掺和。
咱家的孚泰行就是东印度公司为了避免十三行被几大商行垄断而刻意扶持的,早些年没少跟伍家的怡和行竞争,所以说,伍家是
不得孚泰行倒闭
产,岂会在这个时候借钱帮咱们渡过难关?”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东印度公司不是已经倒闭了。”易知足信心十足的道:“伍家财雄东南,区区四十万,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伍秉鉴也非善财难舍之
,况且,就算他是只铁公
,孩儿也有钢钳子。”
“当真?”易知书一脸惊愕的看着他。
易知足正色道:“如此大事,小弟岂敢开玩笑?”
这下连易允昌也不淡定了,急切的问道:“快说说,有什么法子?”
“不能说,说出来就不灵了。”易知足一本正经的道。
“三弟,事关重大,你不说,叫爹如何相信你?”
“死马当作活马医罢,容我试一试,又不会有任何的损失。”易知足笑了笑,道:“我明
就去找伍秉鉴借钱,不过,伍秉鉴怕是轻易不会见
,还的劳烦爹亲自带我去见他。”
听他如此说,易允昌也不由的有些将信将疑,老三不是喜欢夸
的
,更别说在他面前夸
,况且如此大事,老三岂能不知道轻重,敢随意夸
?既不愿意说明个中原因,也必然有他的道理。
心中如此才,易允昌还是想套问清楚,沉吟片刻,他才道:“不急,你大病未愈,还是在家安心调养两
再说。”
“爹…。”易知书迟疑了下,道:“三弟若真有法子让伍家借钱给咱们,那就宜早不宜迟,这两
不知道会有多少
会上门来催债……再说,三弟要潜逃南洋,亦是不能拖延。”
易知足也担心夜长梦多,含笑道:“大哥说的是,此事不宜拖,借钱也得赶早不是?就明
罢,孩儿撑得住。”
“行,你今晚好好歇息。”易允昌说着起身出了房间,出了跨院,易知书终究是忍不住,道:“爹,该不会是伍家嫡系子弟有什么伤风败俗的把柄被三弟抓住了吧?否则三弟何以如此笃定?”
“有这个可能。”易允昌随
应道,转即却又想到,什么把柄值得伍秉鉴给孚泰行拆解四十万银元?只怕不是伤风败俗那么简单,踱了几步,他缓缓站定,转过身盯着易知书,沉声道:“有些事,无凭无据的,为父本不想说,但老三要找伍家借钱,就不能不说了。
伍家当年能够在怡和行倒闭之际举家潜逃,这本就十分令
生疑,销声匿迹五年之后,伍家又突然返回,重建怡和行,更令
匪夷所思的是,怡和行信誉全无,重新开张却能得到英东印度公司的青睐。
英国大使马戛尔尼访华,你应该知道的,当年使团中最大的商船——‘印度斯坦号’的保商就是怡和行……,那年怡和行刚刚重建。”
长叹了一声,易允昌才接着道:“为父担忧的是,伍家背后有着不为
知的势力,老三要挟伍家借款,只怕未必能如愿,反而会惹祸上身。”
听的这番话,易知书亦是一呆,如今这世道,有银子还怕没
愿意卖命?似伍家这等财雄一方的主儿,势力本就盘根错杂,背后岂能没有一点见不得光的势力?老三若是为借银子而要挟伍秉鉴,怕真有惹祸上身的可能。
在心里权衡了一番,他才沉声道:“咱家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