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国同样都没有建造经验,航空母舰这个概念对于中华帝国海军而言,就相当于小学生去研究大学微积分一样困难。
诚然,李卫国可以画一幅
图,比如指出航空母舰的用途、作用,再指导一些直通式飞行甲板,侧立式舰岛,升降机,阻拦锁等等。
但这些都只是概念,李卫国只能解释到这个程度,可是具体怎么设计,就需要专业的工程学专家们来研究了。
一艘航母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历史上英法美俄的航母发展,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通过不断建造和,一步步走到最后航空母舰定型,这当中各国走了很多弯路,几乎每一艘航空母舰都是在上一艘航空母舰基础上经过而来的,每艘都不一样,直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航空母舰时,才把前面每一艘航空母舰的优点都集成,缺点都抛掉,这当中‘花’费了百年时间。
后世的中华改革开放三十年,各项工业的成就都非常高,就是自己造不了航母,不得不‘花’冤枉钱从乌克兰进
航母回来研究,哪怕自己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也只能在乌克兰航母基础上稍作改良,无法像英法那样建造本国个‘
’航母。
这当中就包含着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结构工程学的计算。
最简单的例子,航母的舰岛是在一侧的,如果另一侧不能设计达到平衡状态,航母下水就会翻船的。而另一侧还要堆放舰载机,舰载机的重量、数量都得严格计算,不然多一架舰载机右舷就歪了,少一架舰载机,左舷就歪了。海上风‘
’那么大,航母甲板就是个兜风板,设计时不能计算进去,到时候就会被巨‘
’吹翻。
这都是最基本的问题,还有各种机库、升降机、燃料库、弹‘药’库、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防空作战中心等等,每一个结构部‘门’都必须考虑进去,每一个部分的燃料管线、水管线路、电线、空调管道都得重新布线和设计,只要有一个出问题,就会导致一连串灾难发生。
总之,航母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最复杂的工程,比超无畏型战列舰都要复杂的多。
因此,中华帝国海军舰政总署,虽然纸面上进行不断的设计和计算,但迟迟没有开工建造航空母舰,只是在一些退役的大型水面舰艇上面进行。
用句通俗的话讲,这就是在拿退役战舰进行练手,等到的觉得差不多时,再开工建造航空母舰。
第一艘完的航空母舰被命名为海圻号,而海圻号最早以前曾是中华帝国海军的一艘穹甲巡航舰,后来退役,舰体拆解,八年前重新服役,摇身一变成为重型巡航舰,如今再次退役,舰体成航空母舰,然后重新服役。
重新服役的海圻号航空母舰,舰体后的标准排水量达到19ooo吨,舰体加长,舰岛前部在舰体的前半部加装了75米长的飞行甲板,铺设了木制的飞行跑道,用于起飞1o架15战斗机,舰岛后部加装了12o米飞行甲板,用于降落战斗机和存放2o架15战斗机。
由于是用退役的战舰航母,所以海圻号的航速只有28节。
海圻号由于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而第一次尝试并未去除舰上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所以不是全通式甲板。
经过对海圻号航空母舰的不断测试,中华帝国舰政总署很快总结了经验,根据李卫国的指导,全通式甲板的必要‘
’得到了重视。
于是,第二艘航空母舰很快开始了。
这一次,不再是用退役的战舰舰体来航母飞行甲板了,而是选择了一艘在建中的战列巡航舰。
这艘战列巡航舰是1893年开工建造,随着世界大战
发,中华帝国海军全歼
本联合舰队和美利坚两洋舰队后,中华帝国海军那些在建的主力战列舰便放缓了工期,因为中华帝国海军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对手,建造多了,反而‘
’费军费。
海军条件宽松了,于是舰政总署便可以挪用一艘半成品的主力舰,用来继续航空母舰。
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五万吨级的超无畏型战列巡航舰,实际上是冰洋级的型,等同是一艘快速战列舰。
舰政总署把一艘未来强大的超无畏型战列舰成航空母舰,这件事显然是得到李卫国的点
授意的,否者海军方面绝对会把舰政总署这些家伙活扒皮不可。
要知道,在巨舰大炮的时代里,战列舰就是无敌的象征,但凡中华帝国海军将领们,都不会乐意把一艘未来的超无畏型战列舰成航空母舰,毕竟航空母舰的优势还没有
‘露’,还没有得到体现。
将一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五万吨的战列舰船体成航空母舰,这要是让其他国家知道的话,一定会骂死中华
,大骂中华
吃饱了撑的,要知道随着美利坚海军的覆灭,全世界也就只有中华帝国拥有五万吨级的超无畏型战列舰了,这是何等的荣耀,让其他国家羡慕嫉妒恨,而中华帝国却偏偏把这样的庞然大物成航空母舰,这让其他国家如何作响?
简直就是超级败家啊!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