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弹壳,用木
将火药捣实,再用木
压出雷管室即可。
然后是安装拉火装置,连接好拉火绳和拉火管,将拉火装置放在弹柄内,从相应的一端引出拉火绳,再栓上拉火环。为使拉火装置固定,需要先在四周用纸或者棉花塞号,再注
固定剂(沥青或石蜡)等待冷却。
最后一步便是组装木柄和弹壳,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用白蜡密封防
。
前前后后,制作一枚手榴弹只需用时50分钟,
力足够的话,可以同时制造多枚手榴弹。
这一整套的手榴弹制作设备,在后世有个响当当的名号七
背!
当敌
来袭时,七个
就能背着设备转移。而且用料极其粗糙常见,如果没有石炭和木炭,甚至可以用玉米芯烧炭代替。
这玩意儿是共和国某位民兵发明的,后来被印刷成册,大力进行宣传推广。
只要是识字的聪明
,就能依靠小册子上记载的方法,利用废铁、木料和黑火药,成本低廉的大批量生产土制手榴弹,非常适合敌后游击队使用。
“试试威力!”周赫煊说。
一个学生拉动火绳,手榴弹尾部迅速冒烟,在抛出去数秒后,“轰”的一声炸开。
周赫煊跑过去查看
况,发现这玩意儿的威力很小,甚至连弹壳都没彻底炸碎,铁壳分裂成四五块散落各地。
毕竟便宜无好货,
给游击队使用足够了。
周赫煊准备把“七
背”印刷个几百本,让
秘密带到东北去,那边的抗
义勇军应该会很喜欢。在
军的团团包围下,捐款捐物都很难运送过去,那些抗
义勇军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土里土气的“军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