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了“泡哥”,别的就不多说了!
俗话说,断
财路,有如杀
父母,不共戴天!
而在北宋的士
阶级,断
官路,比断财路更加的不共戴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贾昌朝此次断的可不光是唐奕的官路,他这是断了整个观澜的官路。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出班的朝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家中或多或少,都有晚辈在观澜书院求学。
之前就说过,观澜书院之所以接连称霸两届大比,除了名师授业之外,最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唐子浩。
唐子浩教的不是诗赋、儒道,他教的是见识,两次大比已让观澜师生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份“见识”的重要
。
别说是观澜儒生,之前唐奕讲财税、讲大战略课的时候,连朝臣都要去旁听,可见这份‘见识’的重要
。
现在,整个大宋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观澜书院,就等于中了进士。
观澜的儒生只要不是像苏明允那般偏科,就算用脚考,也考得上。
贾昌朝也不看看现在观澜书院里都是些什么
。
那些学霸也就不说了,单单是朝堂上的要员重臣,就有相当一部分
的子弟在观澜就读。
熟一点的,如,宋庠的儿子宋楷、唐介家的唐正平、丁度家的丁源、庞籍家的庞玉。
可以说,这些
已经站在了观澜系,就算唐奕不离开观澜,他们也会为他说话。
再看看中立一些的,晏殊的小儿子晏几道今年
的观澜,宋祁的三子宋检、王拱辰的二儿子王占林,等等等等。
这还仅仅只是中枢的这些京官们的孩子,还不算各州、各府地方官属的子弟。
可以说,现在大宋的满朝文臣,除了贾昌朝,家里只要有适龄应举的晚辈的,无不削尖了脑袋想往观澜里挤,观澜书院都快成大宋中枢的子弟学堂了。
而贾昌朝一个谋反的帽子扣下来,唐奕不得不避嫌退出观澜,住进了
窝。
谁不希望自家后辈也能金榜得名?谁不是对观澜那变态的中举几率眼冒金星?
你贾子明臭了唐奕的名声,那就等于断了观澜的学脉。
前一段谋反的帽子扣得太大,没
敢出来说话,现在罪名也洗清了,那大伙儿可就要说道说道了,要是还能放过你贾子明,那才怪呢!
“大郎,这是不是太狠了一点儿?”
此时月上中天,唐奕身前坐的是曹佾。
“狠吗?”唐奕轻挑眉
。
“他们祸害我的时候,可也没手软吧?”
“可是”曹佾一阵无语。
以前,听说唐奕在大辽捅死了耶律涅古鲁,曹佾以为那个耶律重元之子肯定是把唐奕得罪到了极致,不然,身为一个辽朝王爷,也不会让唐奕说给弄死就弄死了。
但是,看到今
的贾昌朝,曹佾才知道,那个耶律涅鲁古算是好运气,死了反倒一了百了。
原来把唐奕得罪到极致的效果,根本就不是弄死你,而是
生不如死!
如今的贾昌朝,已经不能用狼狈来形容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民愤不平,贾府整天死气沉沉,门前不是被泼粪,就是扔烂菜、臭蛋。
而负责城中治安防务的开封府和巡防禁军好像早有默契,根本视而不见,任由贾家在民怨之中飘摇欲坠。
另一方面,唐奕谋反之事得以昭雪,先放下别的不说,这回到观澜书院继续学习、授课,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他偏不!
谁说都不好使,赖在桃花庵就是不走了。
他不走,儿孙在观澜书院就读的朝臣们又没什么办法,只得把火气全撒在贾昌朝身上。
在朝堂上,倒贾之声一
高过一
,有
甚至上请皇帝开大宋先河,把贾子明收押问罪。
赵祯此时却是什么也不说,既不为宰相辩解,也不直接问罪,就这么悬着,折磨着。
贾昌朝已经认命了,哪怕是削官流放也都认了,只求快点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回首大宋开朝八十年,还没有哪个文臣受过这等煎熬,贾昌朝是
一个!
可是,即便如此,唐奕还觉得不够。
张晋文已经动身去真定了,那里是贾昌朝的老家,亲族地产皆在真定。
唐奕只给张晋文一句话,“我要贾家
产!”
派产业之中最为重要的合货
,一个职业经理
出动,可见唐奕这次是动了真怒,是要彻底玩到老贾倾家
产、身败名裂。
这般赶尽杀绝,连曹佾都觉得不妥。
唐奕这么大张旗鼓地玩弄一朝宰相,说白了,会让不明所以的
感到心寒,对以后行事并没有什么好处。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