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道:「欧洲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了,无论是政客还是一般国民,都狂热地想藉着战争一次解决。」
「但是战争不就是比军队、比军舰、比大炮吗?」二哥问道。
「短期战争比的是数量、是战术,但长期战争比的就是整体国力。」我道:
「德军在马恩河会战受挫之后锐气已失,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而英军法军冬季
的反攻也没有产生任何决定
的结果,只能让战线稳定下来,这就注定了这次欧
战已经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喔?老三你说详细点。」大哥道。
我沉吟半晌,思索要怎幺解释才不会过于
露出自己早已知道战争结果,续
道:「这样说吧,战争双方是矛与盾的关係,要不就是攻击压倒防御、要不就是
防御
碎攻击,但现在欧战两大阵营势均力敌,攻者无法打败手者,矛盾互不能
伤及要害,加上彼此间无论政府、国民都
绪高昂、自信满满……」
「这就难以善了了吧……」大哥续问道:「那你看接下来会怎幺变化呢?」
「现在在战场上双方都只能对对方造成伤害,却不可能取得胜利……」我答
道:「这种
形就叫做消耗战,最后决定胜败的是经济能力,彼此互相封锁,看
哪一方经济能力不足先倒下。」
「如果决定因素是封锁,那英法一方的赢面更大吧?」二哥问道。
「那可未必。」我答道:「海军是英国的强项,但英国弱点也就在大海。」
「弱点?英国海军可号称无敌舰队勒。」二哥拿起茶杯,语气颇不以为然。
「英国强项是大战舰、大舰炮,但是主力舰数量再多,也不可能封锁整个大
海。」我说明道。
「没错,主力舰功能是主力舰与主力舰彼此对决。」大哥帮忙解释道:「要
封锁敌
还是要靠巡洋舰。」
「喔?」二哥相当疑惑。
「英国是个岛,一半以上粮食、原料都要透过海运才能满足英国所需;而英
国的产品也必须透过海运送到全世界各地,才能赚取足够的资金来购买食物、原
料。」我解释道。
「所以老三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海运中断了,那幺英国
不用打仗就活活饿
死了?」二哥狐疑道。
「没错,如果一粒米、一粒麦子也不能送
英国,英国
就算不饿死也无法
再作战了。」我回答道。
「但这有可能吗?」二哥露出难以置信的表
。
「皇家海军主力舰虽多,不过也就二、三十艘,在茫茫大海上洒出去根本找
都找不到。」我续道:「如果是主力舰队对决,德国
很难是英国
的对手。如
果今天德国
能体察这一点,用小船四出袭击商船、
坏通商,如果击沉商船的
数量能超过新建的能力,英国就会慢慢流血而死。」
「那三弟的意思是陆权胜过海权啰?」大哥道。
「这也未必……」我继续说明:「德国虽然是个大陆国家,但事实上德国的
粮食从乌克兰进
、牛
从阿根廷进
、肥料从智利进
、铁矿砂从瑞典进
,
如果英国、法国能彻底断绝德国对外贸易,德国同样会因饥饿垮台。」
「所以老三你是说,欧战最后会变成一场看哪一方先饿死的战争啰?」
「二哥说得没错,不论是
战的任何一方都需要从外国进
大量的食物、原
料,如果不能从贸易中补足所缺,英国、法国、德国还是奥国都无法自行生产足
够的所需物品。」我道:「而随着战争时间拖长,死伤势必快速增加。军队的主
体是青壮,大量青壮男
死伤会更进一步削弱列强的生产能力。长期战争并不是
单靠前线官兵奋勇作战,还需要
力在兵工厂生产弹药,在农田耕种生产粮食。
当青壮男子都上战场之后,生产方面慢慢就会出问题。」
「这样说我了解了,当总体战进
到消耗战阶段,就变成一方面比资源,另
一方面比
力。是这样的意思吗?」
「二哥说得没错。」
大哥问道:「老三,那从你看中国政府到底应不应该参战呢?」
「战争归根究底还是利益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参战?何时参战?这都不是我
能考虑的。」我放下茶杯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
不察也。中国位居远东,即使参加同盟国也无济于事,只是平白给英国和
本多
了出兵侵略中国的藉
;至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