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李靖回京述职,在这之前,夔州总管,右翊卫大将军宇文镬,右骁卫大将军陈圆也已回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都是开国功臣。
李靖就不用说了,身有平蜀之功,又是国丈,在任职大都督期间,施政江右,政绩显著,又多次亲自领兵或派尉迟恭,文士弘,黄君汉等攻打南蛮,平定岭南诸郡。
短短数载之间,已有名臣之相。
而宇文镬和陈圆都乃从龙之臣,跟随李
起兵,满身军功。
陈圆资历要
的多,他在李
随军征伐辽东时就跟随在了李
身边,之后与突厥连番
战,又随李
南向平定诸侯。
就是出身不成,也没读过书,不然的话,以其资历位次绝对不在李靖等
之下。
换句话说,这位大将军天花板有些低,不能像李靖,宇文镬等
一样上马治军下马治民。
不过也正因如此,忠诚度便很高,早在那十几年的征战岁月里,陈圆等
便已养成了将主说什么是什么的习惯。
而和尉迟恭,步群等
时不时的闹点小脾气,博取一下将主的关注度不同的是,陈圆为
质朴,根本没那么多的想法。
早年就是这般,只要没
来招惹于他,他便会乐呵呵的提着他的大斧
,随时准备率军冲阵。
所以他身上的伤疤比别
都要多,除了拼命三郎赵世勋那样从不把自己的
命当回事的怪物之外,其他
脱了衣服在他面前都要跪下叫爷爷。
嗯,让陈圆最服气的还是罗士信,先天条件所限,他做不到像罗士信那样,用大脚把城门给踹开。
当然了,自诩勇猛的军中将领们断不会承认,他们对狂
而而又凶残的罗士信充满了畏惧之
。
在那些南征北战的岁月当中,凡罗士信领兵出战,必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局面,于是在他们印象当中,罗将军太过残
蛮横,是将主手中从不轻易示
的大凶之器……
最为重要的是,
家还是陛下的结义兄弟,比不了比不了。
嗯,大致的意思就是没文化的这些真的很怕罗士信,有文化的那些则“懒得”跟罗士信这种只认一个主
的忠犬计较。
只不过这些年罗士信进了长安就没有再离开过,如同老虎被关进了笼子,便没有以前那么有震慑力了而已。
………………
陈圆这两年开始时是看押窦建德降军,后来则是在河南忙着率领大军屯田,进京对他来说是件好事。
宇文镬则有些忐忑,他在夔州的主要任务是扫平蛮寨,经过几次战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蜀东北部地区的蛮
死的死,降的降,再没有当初祸
蜀中,谁也不服的心气。
大唐元贞三年的时候,宇文镬学着益州那边,还组织起了数千
的蛮军,翻山越岭,对山间蛮寨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清理。
其实接下来南边要做的就是设置官吏,对迁移到平地的蛮族进行管理。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
的,很多南
家族在以前都是蛮族,从秦汉以来,各朝都有专门管理他们的机构。
在那些不服教化,
迹难至的地区设置郡县,甚至是邦国,剿抚并用,将他们归
到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
其中像都护府,土邦等机构便应运而生,后来的民族大团圆的景象,其实正是历代经过几千年的努力才有的结果。
………………
只是现在这些跟宇文镬关系都不大了,多年在外,一旦
京述职,对于他来说,前途不定。
其实主要是他自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当他知道近期有陈圆和李靖两
一道回京述职的消息,心里才算安稳了一些。
嗯,这种心理大家都能理解吧?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他身后还有宇文氏家族作为支撑,比起陈圆那些
来,总归要强上不止一筹。
………………
他们回京的待遇不用细说,不论是兵部还是吏部,礼部,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其实就一句话,极尽安抚之能事,以慰功臣之心而已。
大唐现在有十六个军府,不用像前隋那样兼顾东都,也就简单了许多。
各个大将军府都设在皇城之内,职责早已分明,就像是修好的一间间庙宇,只等着大将军们
内坐镇了。
大将军们多半都是从龙之臣,也都赐以开国公的荣衔,投效的晚一些的,比如窦琮,张士贵等
,地位上要稍差一些。
………………
尚书省。
尚书左仆
温彦博亲自迎在门外,等待李靖的到来。
两
隔着老远,便相互施礼。
行到近前,温彦博笑道:“都督一路鞍马劳顿,快请
内说话。”
李靖比温彦博年纪大了许多,从江陵一路回京,
神
却还不错,只是略有疲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