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还没怎的,竟然果断的弃了冯翊,退守万年去了,也是大吃一惊。
多年积蓄,一朝功成,嗯,还差着一些,可确确实实来了个开门红,吃惊之余让李
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几分犹疑,要是这般容易,他娘的前两年老子在忙活些什么?直接冲过河去不就得了,费这许多功夫
嘛?
是知难而退,还是诱敌
?李
也很是拿不准呢。
……………………………………
唐军撤军而走,走的很
脆也很彻底,既不像是知难而退,也不像是诱敌
。
没留下谁来断后,也没放上一把大火什么的,只是搬空了冯翊的粮仓,而对于晋军而言,形势立转大好,陈圆,尉迟偕,赵世勋三
领兵进驻冯翊。
大军在河边切切实实的拥有了一个落脚点,韩城,冯翊,潼关组成的河边防线立即土崩瓦解,不复存焉。
潼关方向李建成的咆哮声隐约可闻,韩城的侯君集部也陷于尴尬境地,只是韩城左近多为山地,还没什么
去搭理他而已。
可唐军一旦撤军西走,也就算是将潼关以及韩城的守军全都扔给了敌
……
两
之后,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汉字的
月星辰旗大摇大摆的过了河,只在滩
处稍作停留,便去到冯翊。
随着他一起过河的文武们,许多
对秦地都并不陌生,可还是和其他
一般,激动的难以自制。
八百里秦川,每一寸土地上好像都冒着明晃晃的皇者之气,晋阳和长安比起来,更像是一个乡下来的亲戚,就算过的不错,却总感觉带着几分土腥气。
唐军此时早已走远,他们并未在万年多做停留,只是半路上收编左骁卫大将军窦轨的援军的时候,闹出了些小麻烦,流了些血之外,也就没什么了。
更为可笑的是,很多
信了李世民的话,想要离开,其中为首的自然就是襄邑郡王李神符了。
可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平
里秦王殿下求贤若渴,善待部下亲从故旧的仁义形象可谓是

心,可到了这等时节,你还奢望于秦王殿下承诺的自由行,真的就是脑子里缺根弦了。
当然不用秦王殿下亲自动手,褚亮就站了出来,一刀斩下了李神符的脑袋,顺便将那些抱有怨言,欲要脱走的
清洗了一遍,并把他们送上旗杆去看风景了。
之后秦王殿下终于知道消息,怒斥了褚亮等
行,并在众
面前大哭了一场,于是军中杂音全都消失了,愿随秦王走去天涯海角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王者的虚伪和冷酷在这场闹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但这等时候,好像也只有李氏宗族的鲜血,才能震慑
心了,李神符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别说是个叔叔,就算此时李渊站在李世民面前,都得挨上这一刀。
秦王李世民远走,带走的不仅仅是沿路的粮
,丁壮,更是带走了李唐翻盘的希望。
当汉王李
进驻冯翊的时候,尉迟信已经率军陷渭南,陕东道行台的官员们大多逃回长安去了。
张士贵在韩城与侯君集对峙了几天之后,侯君集以城降。
兵败如山倒,这不是一句玩笑话,随着晋地骑兵的马蹄声响起,京兆郡,冯翊郡迅速易手。
等到骑兵的规模足够了,李
给他们的第一道军令并非是让他们占据郡县,而是令骑兵各部立即追击西去唐军。
这个时候李
已不再怀疑什么,初战告捷,长安已像是一张大馅饼一样摆在了那里,等待他去品尝。
李世民带兵西窜的目的地是哪儿李
自然能猜得到,可不能让他得逞了,不然又得花费多少
力才能除了这个位面之子?
好在另一位位面之子被他堵在了长安之中,当长安出逃的道路全都被封死的时候,李
也算是长出了一
气,李渊比他儿子有骨气,没跑。
想起多年之前李渊这厮在晋阳的所作所为,李
暗自道了一声,真是天道好
回……也不知自家得老丈
如何了,可千万别要让李渊捉住,那场面真就有点难看了……
当然话说回来了,就算如此,这样一个时节,别说李
,即便李碧在此,结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天下大势在前,区区一颗
,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