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几架琴散发着极其清晰的气息,别说方运,连杨玉环这个普通
都能感知到。
尤其是正当中那架血色长琴,琴体极长。一般的古琴是三尺六寸五,暗合三百六十五之数,但这架古琴比寻常古琴长了三寸多,接近四尺。
方运立刻想起景国的一把名琴“血蚊”,名字听着不大气,但却是赫赫有名的杀琴,不仅其声如蚊,而且杀妖灭蛮也如同灭蚊一样。这是一架大儒文宝,最后流落在谁的手里无
知晓。
方运从上面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杀意,这架琴至少屠了上万妖蛮才能有这种可怕的杀意。
其他琴虽然各有千秋,但却不如这把琴更霸道。
方运心中不由得一丝激动,他之所以辅修画道和琴道,正是因为这两者和诗词极为契合!
因为诗画一旦结合,威力必然大增,而琴道的许多琴曲根本就是来源于诗词歌赋,或者与诗词歌赋相应,比如《凤求凰》就是词赋和琴曲同出。
不仅圣元大陆这样,在地球唐代,《阳关三叠》琴曲源自王维的名诗,《关山月》《捣衣》等琴曲源自李白的古诗,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方运早知琴道和儒家的联系极
。自宋以后,最受欢迎的琴外形就是“仲尼式”,而圣元大陆的孔子也自己设计过瑶琴的外形,同为“仲尼式”。
孔圣本身就是琴师,《史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当年孔圣
妖界时,就曾携带第一杀琴“号钟”,一曲出,十万里山川崩灭。
之前方运想先学画后学琴,可发现杨玉环有琴瑟天赋,能以瑟辅助琴师,那么就要尽早掌握琴道。
小广场的中心或站或坐两百余
,由于外圈的
站着,里圈的
坐着,方运看不到里面具体有多少
,但看样子大概有三十几
坐着,其余一百余
都站着。
那些站着的
以年轻
居多,但也有一些年纪大的
,甚至一位身穿进士服的
也老老实实站着。
方运示意杨玉环和
不要说话,慢慢走过去,来到那些站着的
身后,向里面看去。
里面坐着的
呈弧形排列,除了两三个三十出
的,其余至少四五十岁,有的
甚至老得不成样子,只能眯着眼,连睁大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还有好几个身穿秀才服的老
正安然坐着,一点不觉得在那么多进士或举
面前坐着有什么问题。
方运看向那些坐着的
,发现七八个熟
,其中有在端午节庆功宴上看到的,还有刚刚在七夕词会遇见的,至于还有一个熟
,方运忍不住微微一笑,同时心中暗暗震惊。
坐在最中间的那个连睁大眼睛力气都没有的
,正是帮方运用绘画易容的老
。
方运原本猜测这位老
的画道起码能到三境,现在看来,这
连琴道也至少在三境,否则不可能坐在那里,不由得想起景国一位传
物。
那老
微微抬起眼皮,看向方运,然后又耷拉下眼皮,装作不认识。
方运也一样面色如常。
一位琴师在讲解如何通过琴声来鉴别一架琴的年代和好坏,他讲的远比方运在书里看到的更详细,而且还有大量的举例说明,方运立刻认真聆听。
接下来,在座的琴师纷纷讲解瑶琴的鉴定,主要是分辨年代和几重。
琴和其他文宝略有区别。
所有文宝的力量会因为各种因素流失,年限一到,就会化为普通物品,若是再次注
才气,那么和新物品注
才气毫无不同。
文宝琴不同,每次文宝琴的力量消散,再次注
才气后,那么文宝琴的力量会有所增强,而且会越来越强,注
几次才气,就是几重琴。不过,大多数文宝琴只能承受三次的注
,再多就会导致琴体崩溃。
一旦注
次数超过三次,达到四重或更高,那么瑶琴的威力则有大幅度提高。
同是举
文宝琴,一个
消耗相同的才气弹奏战曲,两重琴只比一重琴的威力多一成,可四重琴的威力却是一重琴的整整一倍!
若不是四重以上的琴十分罕见,琴道的地位将不会比诗词差多少。
用文宝琴才能弹奏战曲已经很苛刻,而且四重琴弹奏出的战曲才能跟战诗词一较高下,这就大大提高了琴道的门槛。
但是,每一个把琴道修炼到极高且拥有名琴的琴师,都是名震十国的大
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