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的带着众
,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回到成都后,在张业的主导下,经过两府的宰相和枢使共同商议,李中易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李中易本是从四品上的殿中少监,一下子被连贬了八阶,降为从六品下的成都市令。
通俗点说,李中易原来是独当一面的内务府副总管,如今贬为成都府属下管理商业集市的小令,地位一落千丈。
孟昶这一次对李中易确实下了狠手,如果不是他有献上“仙丹”的一点功劳,只怕连子爵都保不住。
贬就贬吧,李中易真心觉得没所谓,离开皇宫的是非圈子,他正好有大把的时间,代替孟昶好好的“安抚”费媚娘那颗受伤极
的幼小心灵。
另外,李中易还可以躲在暗中,谋划着拱倒孟昶的
谋,扶持孟仁毅当皇帝。
为了掩
耳目,李中易把费媚娘藏在了别
名下的田庄里边,又把原本养在府里的残废乡军们,暗中安排了一些进
田庄。
每到休沐
,李中易都会悄悄的溜出成都城,去和费媚娘幽会。
你还真别说,这种刻骨的相思一周后,再狠狠的“饱食”几顿的偷欢
子,带给李中易莫大的刺激和享受,以至于乐此不疲。
享尽艳福的小
子过得很滋润,李中易私下里的密谋也大有进展,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晃眼的工夫,李中易听说,南唐派的重臣已经到了成都,要和大蜀商量联合对抗大周的具体事宜。
后蜀和南唐,这两个弱国抱团取暖,共同对抗强大的周国,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只是,这种形势却和兔子、大毛熊共同对抗世界霸主白
鹰的国际局势,惊
的相似!
看来,古
的政治智慧,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哈!
南唐的来使是重臣韩熙载,这个姓韩的不仅仅是中书舍
,还是有资格
拟诏敕的知制诰。
据说,这韩某
乃是南唐中主李璟当太子时的东宫旧
,李璟即位后颇受重用。
按照常理来说,后蜀和南唐理应结成攻守同盟。可是,李璟谋划的却是,两国一起出兵,共同进攻后周的柴荣。
孟昶倒是很想答应下来,可是,权臣张业却担心损耗了他的军力,一直犹豫不决。
南唐来使韩熙载,一直住在馆驿里边,左等右等,始终没见蜀主孟昶召见他。
这么一来,韩熙载的心里自然就很着急,频频离开馆驿,去拜访蜀国的重臣和名流。
原本,按照这个时代各国的规矩,使臣一般
况下,都会被禁止离开馆驿。
可是,蜀国和南唐都面临着大周的强大武力威胁,所以,两国的邦
非常之亲密。
对于韩熙载的冒失举动,蜀国君臣基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视若不见。
这一
,李中易下值之后,刚回到子爵府不久,就听缺了一条胳膊的门子来报,太公派
来请他过去。
李中易搬家到子爵府的时候,李达和并没有跟过来,依然和薛夫
住在李家的老宅子里。
自从,李中易纳了瓶儿为妾之后,李家
的称呼有了大变化。李达和被下
们称为太公,李中易成了阿郎(家主)或是爷,薛夫
则变为老夫
。
李中易回到老宅,进
正厅的时候,却见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也在座。
李达和笑着介绍说:“这位就是唐国的中书舍
韩公熙载,他带来了你岳父的亲笔书信。”
李中易心里有些怪,韩熙载奉命联络蜀国,一起进攻周国,应该去找朝中的宰相或是统兵的大将才对,为什么会来拜访李达和这个闲散之
呢?
嗯,醉翁之意不在李达和,也不是他李中易,而是孟仁毅呀!
宾主双方落座之后,又寒暄了一阵子,韩熙载这才缓缓的切
正题,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推到了李中易的面前。
“这是婚约,和令尊手
的那一份,一模一样。”韩熙载客气的拱着手,笑得很亲热。
李中易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却见是一份纸色略显发黄的大红婚约,立约
分别是李达和、周宗。
双方约定,李达和的庶长子李中易,娶周宗的某一位
儿为妻,假如有
儿的话。
李中易仔细的看了婚约,他发现,立这个约的时候,他的父亲李达和还是一介小小的尚药局“司医”,而准岳父周宗则是南唐的庐州(今合肥)巡检使。
一个是八品小司医,一个五品巡检使,地位相差如此悬殊,这两个
怎么会约定要通婚呢?
(s:月票形势异常紧绷,随时随地都是白热化的战斗!司空已经冲进了前五,再努把力就可以到前四。司空的要求其实不高,兄弟们帮俺冲进三就可以了。尽管票数远远不如预期,司空还是加更了。兄弟们,司空已经拼命更新了,就赏几张月票支持一下吧!)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