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接近两天时间,徐磊终于把沟渠挖好。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和蓄水池一样,为了防止渗水,他特意在下边铺设一层塑料布,再覆盖泥土。
等沟渠里边灌满水,随意栽种些水生植物,接下来就是捉青蛙小蝌蚪养殖……提起这个,也是满满的回忆。
那啥……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徐磊小时候基本没啥环保意识,也没有害虫益虫概念。每到放学,便会约着村里其他熊孩子拿着网兜捉小蝌蚪。
一次小半桶,弄回家喂
鸭。
按照大
们的说法,
鸭吃了肯下蛋。
现在想想,不知道祸害多少小生命。
除了蝌蚪,他们更喜欢捉青蛙,这玩意儿也是难得的美味。
捉青蛙工具一般有两种:钢叉和绳子。
钢叉最简单,分为一
、两
、三
……做起来没啥技术含量,弄根铁丝将顶端磨尖锐,绑在竹竿上即可。铁丝对折是两
,再加一根可以做成三
叉。
青蛙春末夏初喜欢待在靠水岸边
丛里,鼓着肚皮呱呱
叫,非常好找。
这个时候熊孩子们只要悄无声息靠近,一钢叉下去,直接命中。运气好的话,两小时能捉几十只。
另外就是在小木棍上绑根细绳子,绳子末端栓一片青
叶子或者蚂蚱均可。
这是钓青蛙,相当有技术含量,主要靠绳子上诱饵挑逗。
因为青蛙眼睛和其他动物不同,对静止物体看不清,反而对运动的东西特别敏感。
它们只要看到眼前有绿色跳动,便会一跃而起,将“诱饵”吞
肚子内。
这个时候必须眼疾手快,趁着青蛙尚未松
前,直接用手抓住,或者扔进水桶里。
当然捉青蛙并非喂
鸭,而是满足
腹之欲。
他们用
在沟边生堆火,把去了内脏的青蛙挂在树杈上烧烤。不需要啥佐料,最多从家里偷些食盐撒在上边。
青蛙烤熟后,滋滋冒油星,香味扑鼻。
一群半大的熊孩子也顾不得烫嘴,争先
后抢着吃。
尤其青蛙腿烤焦,吃起来嘎嘣酥脆。
现在回想起那味儿……真香!
不对,应该是挺残忍的。
当然比起熊孩子们祸害,对青蛙而言更大灾难还是农药。
有几年青山镇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每家都分配有任务,必须种多少亩上
。
这种植物很容易滋生棉铃虫,一株棉花上最多能有四五只,一亩地平均下来能有几千只虫子。
如果不及时打农药,最多半个月时间,棉田全部毁掉。
那时候各种农药纷纷登场,从最早的六六
,1605
,再到棉虫清、敌杀死等等……基本上每到夏天,县乡级别电视台全是农药广告。
徐磊到现在还会背几段:
“棉铃虫你别怕,杀虫威专克它。三分钟见效,五分钟杀死。”
“棉田的害虫多,惹俺李逵发了火。嘿嘿,吃咱一斧……”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坐着拉一拉……说说今年棉田的好收成。棉田收成好,全靠有一宝,要问这宝名叫啥……”
棉花开花结果期,基本上每星期要打一次农药。
一天到无,村子周围都充斥着刺鼻的味道……甚至很多
因为打药中毒。
倒是棉铃虫抗毒能力越来越强,屡屡杀不死。
以虫子为食的动物们也遭了秧:各种小鸟、刺猬、黄鼠狼等等,那几年被毒的差不多。
青蛙更是几乎不见踪迹……不单单青蛙,连水里鱼都翻肚子了。
以前书上有这么一段,“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农田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用来形容徐家沟的
况非常贴切。
后来棉花收购价格不断下跌,青山镇没有
再种植……村里环境才逐渐恢复。
至于徐磊,也是长大才有了保护意识。
至少这么多年,没有再捉过青蛙。
今天重
旧业,主要为了根除空间内的蝗虫。
许多年没做,动作依然熟练。
徐磊手中小木棍轻轻一提,便有一只青蛙
鱼护。
左右看看没
,他拿着青蛙闪身进
空间,把这小家伙放
莓田内。
德鲁伊虫发出兴奋气息,两只触角来回摆动,似乎在欢迎。
接着徐磊又把青蛙送进薄荷田……结果证明,两只德鲁伊虫都没有排斥,挺好!
这下他彻底放心,正式开始扫
沟边青蛙。
随着近年退耕还林,村子周边环境确实好了许多。尤其最近几年,生态环境更是没的说,至少水沟里青蛙很多。
徐磊走出十几米远,就捉到八只青蛙。
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