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对上官仪来说,实在是谈不上有什么美好回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他爹就是死在这里,而他自己更是在这里死里逃生。
这也是为什么一到江都,就感慨“旧年江都一场梦”,对上官仪来说,当年就特么是一场惨无
道的噩梦。
如今还是浑浑噩噩的,若非杨仁恭介绍,他连写应制诗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跑去科举中进士。
讲到底,上官家还是要比土鳖们强,至少上官仪的“知己”是老杨家的。
“游韶兄,武汉消息传来啦!”
李奉诫穿的极为随意,上身跟t恤似的,下身一条麻布长裤,在外面奔跑,别
还以为他没有穿衣服。
这等穿戴,士
不多见,穷汉是见得多。
“甚么消息?”
正在写文章的上官仪一愣,忽地反应过来,“怎地恁般快,这汉阳江夏到扬州,哪有这般快的?”
“哈,此间门道,不可外传。”
李奉诫笑呵呵地说着,却让上官仪
信不疑,因为京城和长安,都有
传言,说是华润号有特殊的传讯渠道和方式。哪怕从西域传消息回来,都能控制在三天以内,简直匪夷所思。
朝廷“加急”,任你几百里加急,跑死多少匹马,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靠着时间差,华润号在河南、山东、江淮,可是杀了不少不知道死活想要挑战江湖地位的猪
三。
“兄长已经命
写了一封信进京,王二郎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哪个王二郎?”
“王敬直啊,他跟兄长还有魏王都是有
的。兄长让王二郎举荐你,到时候弘文阁内混个差事有甚难的。”
前侍中王珪的儿子,又是一直跑魏王那里白看书的书虫,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别说看在王珪的面上,就是魏王李泰自己,也不可能说王敬直开
直接就回绝。那还混个
,真去做写酸诗一天到晚除了装
啥啥不成的酸儒好了。
横竖又不是让上官仪去做个弘文阁学士,混个啥啥郎,或者啥啥秘书,惠而不费的事
。
不但卖了王氏一个面子,李泰还能赚个“好兄弟讲义气”的名气。
至于王敬直背后有没有什么阿猫阿狗
拱,那是王二郎自己的事
,李泰根本不需要理会。
“这……”
上官仪顿时就呆住了,这特么就这么简单?这不科学啊,老子中了进士,在京城简直跟咸鱼差不多。要不是杨恭仁还有三分薄面,连混个长期饭票都混不到啊。
和
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
说实话,上官仪对李奉诫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优越感的。比如李奉诫别说进士了,一个职称都没有,上官仪颇有一种老夫可是正规渠道出品。再一个,李奉诫别说不给魏王李泰面子,连朝廷征辟都是当放
,混了几天班就辞职,简直陶渊明再世。
当然了,上官仪觉得李奉诫是比不上陶渊明的,然而他大概也不晓得,李奉诫压根就瞧不上“采菊东篱下”那
烂调调。
和嫌弃工资太少的“靖节先生”不同,李奉诫属于能放话“我对钱没有兴趣”的贞观款爷。
履历上更是令
羡慕,就一个,皇帝玩宣纸大派送,
涨供应主持生产的,就是他李奉诫。
就这么一条履历,李董要是哪天嗝
,他儿子上位,起码也得让李奉诫混个将作监的二三把手,实在不行,工部侍郎肯定有的。
所以说,感
上有点不能接受,但理
出发,上官仪还是拎得清,知道李奉诫是属于有资格任
的同辈英杰。
“游韶兄无须担心,兄长早就打听好了。褚遂良除职黄门侍郎,本是要返乡丁忧,不过如今这世道……嘿。”
李奉诫语气嘲讽,显然是瞧不上褚遂良的。原本褚遂良的的确确是打算守个三年,哪怕皇帝说夺
,也不打算鸟。
可世道变化何等的快,万万没想到皇帝跑去“巡狩辽东”,而且已经有了消耗东胡
力的大型工程,堪比秦朝修长城的大型工程,这一套下来,凡是在里面掺合的,根本不要三年,一二年出初步成果就能升职加薪。
按照级别,起码三五个同僚能跟三年后的他争,到时候不是闹么。
所以,褚遂良一咬牙,厚着脸皮,居然就顺了李董的“夺
”。不但让外朝感觉错愕,连李董自己都觉得有点意外。
唯有许敬宗表示这才是正确的为官之道,应势而变,方能如鱼得水啊。
为官不怕死爹不怕丢面子更不怕流言蜚语,就怕“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
“褚夕郎莫非没有丁忧?”
“这倒是不至于,回去了三个月。”
李奉诫摇摇
,看着上官仪,“不过还是除职黄门侍郎,听说另有任用。似是要主持修史,至于修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