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排名和称号,主要考察的指标便是科研成果,换句话说,主要就是看文章。
像于强这种,靠工作年限以及做辅导员才熬出来的副教授,手上高质量的文章还不如韩嘉莹多。
很多普通的教授,能发一篇ees都可以跑出去吹上一年。
周数学开
打
尴尬:“咳,这位同学有这样的学术成果,别的问题我也不多问了,就好奇的问一下,你和许秋什么关系。”
韩嘉莹笑着回应道:“许秋是我的师兄。”说起来,之前课题组年终聚餐的时候,她还给周数学敬过酒,没想到对方转
就把她给忘了,不过也正常,毕竟是
理万机的教研室主任嘛……
周数学恍然的点点
,继续主持面试:“其他老师有什么问题吗?”虽然像韩嘉莹这样的学生铁定会通过,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于强接话:“简述一下你的一个代表工作吧。”
韩嘉莹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回应道:“以那篇ees文章为例,我合成了一种3d-pdi非富勒烯受体,打
并保持着pdi系列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保研面试顺利结束,学妹有着大量学术成果傍身,而且经由每周一次组会锻炼,临场表现也非常不错,最终获得了99分的面试成绩,位列面试成绩第一。
下午,莫文琳传来消息,nim的检测报告已经出来了。
许秋推测她应该是费了一些功夫,毕竟体制内的1-3个工作
,通常就是3个工作
,而且特殊
况还会顺延。
魏兴思向nim银行汇款了13500块后,莫文琳拿到了检测报告和发票,将韩嘉莹h22:itic体系的拍照提前回传回来后,莫文琳再次乘坐高铁返回魔都。
测试结果一共有四页,前面两页加盖了公章,都是一些通用的信息,后面两页是具体的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条件,i-v曲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写的非常的详尽,尤其是免责条款很多:“此数据仅对被测样品当时状态有效”、“我院仅对加盖‘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专用章’的完整证书负责”、“本证书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准确含义以中文为准”。
最终的检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学妹的h22:itic体系,效率刚好10.0%。
韩嘉莹将三四页的测试结果图片放在jacs文章的“支持信息”中,经由魏老师将最终修改版本在网站中上传。
其他九个体系,总体的偏差均在5%以内。
陈婉清的那个pce10:ieico-4f的体系,检测值比实验室测试值都高,达到了12.3%,算是打
了有机光伏领域现有的效率记录,直把学姐给乐坏了。
七月二十六号,周一,假期前的最后一次组会。
比较简单,主要最近
们都在赶着写文章。
吴菲菲也是写文章老手了,一周的时间就把手
二维钙钛矿的acsami文章基本上给肝了出来,正在收尾中,打算今天投掉。
段云的acsami文章已经在上周
投掉。
田晴的工作,假期前是完不成了,她给冯盛东那边送了一批样,打算合作研究。
陈婉清的ieico文章已经在上周四投出,目标期刊am,亮点是“首个近红外非富勒烯受体”,之前她的idt-icin体系在am折戟,这回她又重新杀了回来。
许秋基于it-4f和it-dm的am、angew两篇文章,在上周五投出,亮点是“受体单元改
、高效率”。
韩嘉莹的h43:it-4f体系因为发现了“小homo能级差也能实现有效电荷输运”的现象,打算冲击一波nc,就需要等冯盛东那边的数据,假期前便来不及投出,而且刚好也要等一等许秋的it-4f文章发表,毕竟那篇算是她的前期工作。
邬胜男的fn-4f体系文章也在上周
投了出去,目标期刊jacs,亮点是“新给体单元、高效率”。
同时,她合成出来了六种itic的衍生物,表现出一副被榨
了的样子。
这些材料在现实里的器件
能来不及摸索,不过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已经拿到了结果。
六种非富勒烯受体,分别是itic-th、m-itic、idic、it-2f、it-2cl、it-m,均以pbdb-t和h22两种给体材料作为标样。
其中,前三种是针对侧链进行的优化,itic-th、m-itic均能够提升器件的
能,器件效率相较初始的itic均有所提高,从10%到了11%,两篇文章初步到手。
idic体系,不仅有效率的提升,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ftaz:idic体系,大约100纳米的薄膜,器件
能可达11.8%,继续加大有效层膜厚,制备300纳米厚的厚膜器件,器件的
能仍然能保持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