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在矩州云雾山,看透了大凉这几年的局势变幻,也许在他心中,大理进去天下已经没了丝毫希望,所以他才想回来,守住大理。”
“也许他不愿意看见大理十万雄师东进而无完
归,也许他不愿意看见你失败后,大理反被大凉鲸吞,世间再无大理段氏。”
“所以他选择了回大理,选择了大理内
后弱存于一隅,而非强势出兵刚折于大凉兵锋之下。”
所以段道星没有其他选择。
回到大理,总不能说我是嫡长子,应该继位,三弟你将王位让给我罢。
只剩下一条路。
联合不满段道隆的部族,推翻王权。
但不论怎样,就算段道星成功,段道隆也不会死,最好的
况是当一个闲王,最差的状况……要么天龙寺要么崇圣寺。
而若是不成功,段道星大概也不会苟活于世。
他的骄傲和自尊,不允许他得到垂怜。
然而段道隆何尝不是如此,其实自段道星回到大理,就已经注定了两兄弟必将死一
——皆不会死于对方剑下。
兵败,则自殁。
段道隆一直在听,听了之后一直在沉默,沉默了很久,很久。
直到一声鸟鸣,才将他惊醒。
“父皇,如今大理,真如大王兄所见,无成功进取天下的可能?”
老和尚苦笑,“你我父子,确实低估了大凉那位千古
子,也高看了赵长衣、赵愭和王琨一等
,时至今
,其实已可看出,这大凉之
,不过是
帝有意为之,目的便是为了肃清大凉的不安定因素,让那位千古
子步大燕太祖和百里春香之后,大凉依然是
帝的大凉,所以才有幼儿赵祯为储君,
帝之剑李汝鱼将兼国的手笔。”
“可以说,从始至终,这天下大势都在
帝的意料之中。”
“
帝的麾下,究竟有着一众何等经天纬地的
才?”
段道隆犹豫了片刻,迟缓的道:“临安那边的谍子传回过谍报,说临安江湖之中曾有大胆蟊贼想去嘉会门外的御园偷盗,以为这座皇家园林应该没什么
,不曾想却有重兵把守,被发现后殊死逃命,无意间撞见一座名叫‘春秋’的小院子,院子里只住了几
。”
“当然,最后所有的蟊贼都已经伏法,这大概也是
帝欲马踏江湖的原因之一。”
“儿臣一直在想,春秋院那些
,是否就是
帝这些年收服的一些异
谋士,所以才能打造出当今大凉这一番局势,在如此
世下,
帝依然牢牢掌控着天下,不得不说,这绝非一个
能做到,必有一
旷世
杰!”
老和尚讶然,沉吟许久,“也许确如你说想,那春秋院便是
帝的智囊。”
段道隆叹气,“可惜鞭长莫及。”
否则,铲平这座春秋院,对于天下尤其大理而言,将是天大好事。
老和尚又开始扫地。
段道隆也不再问关于段道星回大理一事,其实自己心中已经知道,之所以还是来找父皇,不过是难过罢了。
行礼,转身。
临行前时留下了一句话,“待平定王兄之
,儿臣还想试试。”
我,段道隆。
只看得见天下,不愿意苟活大理。
老和尚僵了一下。
望着满地落叶,许久才喟叹一句,“还能扫多久?”
如今这局势已是分明无比。
赵长衣输了,赵愭和王琨也快要输,大理自段道星回国,也已经注定了必输的结局。
仅北蛮还在垂死挣扎,然而……有什么用?
大凉多年盛世,北蛮能赢?
难!
天下皆输,
帝独赢。
……
……
随着段道隆出兵,大理终究还是
了。
李汝鱼不再关心大理。
离开矩州后,本来想去漳州跟上徐骁,继续马踏江湖,转念一想,这些
得到的线报,徐骁做的相当完美,所过之处的江湖全数断了脊梁。
本欲索
东进直奔剑魔城——马踏江湖,绕不开两处。
一处本应是马踏江湖第一站的琅琊剑冢,因为各种原因以及位置关系,琅琊剑冢如今成了最后一处,还有一处,则是独立于大凉律法之外,不受大凉管辖的剑魔城。
有剑魔独孤坐镇东海,有风城主掌城,剑魔城才是这一次马踏江湖最大的困难之处。
但转念一想,不如趁徐骁平漳州小剑宗然后北上去江陵府这段时间,自己先去琅琊剑冢,当
鸳鸯湖一事,吴渐总应该给个说法。
对于江湖而言,说法一直只能是血和剑。
早些年琅琊剑冢的脊梁的吴莫愁,后被剑魔独孤给打断,自鸳鸯湖吴莫愁死后,琅琊剑冢的脊梁便是吴渐。
自己来亲手折断!
江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