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张莉莉所说,三位领导只是来看一下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转完几个工作室,站在大会议室门
,议了下座谈时桌椅板凳的摆法和会标内容,就进电梯去了下一站。
张莉莉家里有事,
代了几句后也走了。
现在只剩一个
,用不着再装模作样,韩晓武把早上带来的公考资料搁到一边,开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一个是家长学校活动,前任的工作计划已经排好了,本月下旬请司法局的
来社区进行未成年
保护法的专题宣讲;另一个是关心下一代的活动,计划书里把活动时间定在清明前后,主题为“浓浓思念
”,给小朋友们普及清明节的知识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洋港社区跟司法局联系紧密,已经结对搞过好几场新文明实践活动,请司法局安排
来讲个课应该没问题。其实对双方而言,这都是瞌睡送枕
的好事,毕竟给基层送法普法,本就是司法局的工作之一,要考核的。
至于给小朋友们讲清明节的由来和文明礼仪,上网搜集点材料,准备好讲稿,忽悠忽悠那些小
孩还不是小菜一碟。
会场一样无需担心,家长学校活动放在大会议室,小朋友的活动可以安排在既是网络作家社区创作基地,也是团委活动室的社区图书室。
唯一的问题是,去哪儿找那么多家长和小朋友来听课!
两个活动
数都不能太少,否则照片拍出来不像样。要是不留照片,那这两个活动就等于没搞,连台账都不好做。
想来想去,韩晓武决定动员片区居民。
先在手机上拟了个活动预告,然后转发进“苏建一家亲”群,考虑到工作
大
要上班,小朋友要上学,活动时间暂定为下周
下午两点和下下周六上午九点。
可能昨天发过红包,消息发到群里不一会儿,一个美
像的群友发言了:“不好意思,活动是不错,可我
儿星期天下午有课。”
“周
还要上学?”韩晓武打字问。
美
群友回复:“不是去学校,是去上钢琴课。”
韩晓武正准备回一句没关系,一个美食
像的群友突然问:“你家孩子几岁,在哪儿学钢琴?”
“四岁,在美倩学。”
“四岁就开始学啊,多少钱一节课?”
“算下来120一堂课,我家报名时不按课时算,是按年算的。每周下午两堂课,2点到4点,一年一万块钱。”
“壕!”一个一看
像就知道是男士的群友冒了出来。
“什么壕,
家都送孩子学这学那的,咱不学不行啊!我家只是报了个班,没买钢琴,好多
不但给孩子报班,还花好几万买钢琴呢。”
“钢琴我家学不起,我只给孩子报了两个班。”
“什么班?”
“跳舞和画画。”
……
“苏建一家亲”瞬间成了怎么培养孩子的“家长
流群”。
小朋友学的东西五花八门,钢琴、跳舞、画画、书法、跆拳道甚至编程。大点的孩子更忙,要去校外培训机构学语文、数学、英语。有些周
不补习,但要出去旅游或回乡下老家看爷爷
,几乎没有哪家孩子周末是闲着的。
这跟拉票拉关注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世道,家长都跟着孩子的节奏走,大
孩子都忙得飞起,不可能为参加一个无关痛痒的活动而变更安排,韩晓武意识到就算发红包也没用。
正为如何招募听众犯难,“问题侄
”来电话了:“小叔叔,中午真去土豪金?”
想到这两个活动任务在月底前完成就行,韩晓武
脆把它们抛到脑后,抬
看看电子钟:“说去就去呀,除非你没时间。”
韩苏觅对吃什么不是很在乎,只是想去高大上的土豪金开开眼界,激动地说:“有时间有时间,今天我正好上早晚班。”
“早晚班是什么班?”
“早晚班就是早上8点半去,中午12点
班,下午休息几个小时,6点再去,晚上9点半下班。”
“下午不去,那柜台上下午不就没
了吗?”
“除了早晚班还有中班啊,中班的
12点接班,下午6点下班。我们老板娘请了两个
,我和另一个小姐姐
着上早晚班。”生怕韩晓武听不明白,韩苏觅又补了句,“就是我今天上早晚班,她上中班。明天她上早晚班,我上中班。”
“一天只要工作六七个小时,你这个班上得很轻松啊。”
“轻松个
,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坐都不能坐,腿都站粗了!基本工资不高就算了,生意还不好。现在
家都在网上买衣服,一个月根本没多少提成。”
“既然不喜欢这份工作,那就换一个。”
“说得轻巧!现在工作多难找啊,我又没学历,除了做服务员营业员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