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大规模改革后,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第一代君王打天下,制定规则,第二代君王该做的,是延续这些。
很显然,如果刘循也是狠辣无
的
,并不是那么适合接管自己留下来的已经算是安定的江山。
而现在,刘循绝对不是一味的多愁善感,他懂得用
,他知道谁对他好,他也有理政能力,与自己唯一的区别,是会用一些委婉的手段处理事
,不太喜欢大规模杀戮。
而这些,并不与一个治世君王需要的素质抵触。
“所幸,陛下的第二个儿子,继承了陛下一样的血
,如果陛下在周不疑去后,依然不愿让一个算是仁慈的君王接管江山,那还有一个选择,并不算被不疑
到了没有选择的地步。”
周不疑说完,仰
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曹冲,我走了,我能为殿下做的,就这么多,以后殿下,靠你了。”
……
“康儿,你已经十八岁了,武艺军略政略都不错,我们对百济和新罗的全面战争就要展开,父皇把你派去协助王越,之后就留在百济或新罗治理内政,你会愿意吗?”
刘璋拉过刘康的手说道,十年前,刘璋就查出了真相,在案发之前,黄权找到刘康,要他将羊首放到刘循房中,但是刘康借机,放下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真本。
而且刘璋也知道,其实无论黄权叫不叫刘康放那个羊首,刘康早已打算将九品中正制的真本放在刘循那里,只是没有一个机会,没有一个放了真本后,就立刻被查的机会。
是黄权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但是刘璋从来没对刘康说出来,刘康放下陈群真本,并不算嫁祸,因为这东西不会给刘循带来罪过,仅仅是让刘循失去自己的期望。
刘璋只是问了刘康一句话:“你记得在长安危难时,你的哥哥让你先走的事了吗?”
刘康当时什么话也没说,但是表
告诉刘璋,他记得,而且感激在心,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做。
刘璋那时候觉得,刘康的为
处事,和自己太像了,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或许就是继承皇位,可以牺牲一切。
从本身来说,刘康看起来确实比刘循优秀。
那个时候刘璋下不了决心,不知道刘康和刘循谁更适合集成自己的位置,但是现在,周不疑给了自己答案。
……
五年时间,百济,新罗相继被征服,倭
国的徐家,就算不想兑现诺言,被鸦片掏空的国家,也最后被大汉蚕食。
二十年后,刘璋对倭
国第一次重整,倭
国再不存在,划分为扶桑州,从大汉派出州刺史,倭
国的才子也开始往大汉调配,扶桑州和滇州
州等州相比,再也没有什么区别。
二十年来,孙权还是没能反攻大汉,但是在夷洲孙权的威胁下,以及与扶桑州的
通开拓中,大汉水军蓬勃发展,船只已经具备了远洋能力。
终于,在公元5年,卫温率水军远征,拿下了夷洲,大汉军队登上夷洲。
同时因为扶桑州的完全汉化,鸦片输
已经不合理,金胖子在高句丽的鸦片基地逐步向扶桑州迁移。
大规模的航海舰队向太平洋外围扩张,当然,所有舰队都带上了佛教和道教的圣果。
大汉的辉煌在延续,民生持续发展,但是,黄忠,王越,严颜等老将相继陨落,刘璋也已经垂垂老矣。
在高高的望星台上,昔
美丽无双的黄月英已经满
银发,但是气质却还是一样的洒脱随意,比一旁苍老的刘璋好得多。
功臣塔的牌位又添了好多,平反之后,和汉初的韩信一样,马超,魏延等皆进
功臣阁。
唯一让刘璋遗憾的是,周不疑没有进
功臣塔,或许,后世
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最该进
功臣塔的
,已经代替一个君王,进
历史
臣的洪流。
听着刘璋沉重的叹息,黄月英微微笑了一下:“夫君,当年周不疑来投效夫君,就从来没在乎过名利,夫君其实不必太过伤怀。”
刘璋转
看向黄月英,微微一笑:“月英,你永远都是这样,能够在任何时候,让我心中觉得舒适,你是怎么做到的?”
“哎呀,再不回去,在这吹久了风生了病,萧皇后玥贵妃可饶不了你,到时候我可没办法让你舒适了。”
黄月英说着自己往望星台下跑去,留下刘璋一个
在台上凌
,会武功了不起么?老了都欺负
。
黄月英回
看着无奈的刘璋,笑了两声,又跑回台上,搀扶着刘璋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岁月像洪水一样不留
的卷过,但总会留下一些年轻的痕迹。
泰山顶,登封坛。
“大汉皇帝陛下刘璋,生坠大汉危亡之秋,社稷沦丧之
,
臣祸国,诸侯争霸,
月无光。
振西川之豪杰,揽大汉之义士,
平裂土公侯,安顿
世百姓。
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