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文武双全的辛仲甫,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985),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副宰相)。
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忠心报国者,就是好官!
◆ 崇文抑武
赵光义比二哥赵匡胤小十二岁,当赵匡胤在外面打拼的时候,赵光义在读书;当赵匡胤功成名就,成为地方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的时候,赵光义还在读书;当赵匡胤成为禁军统帅的时候,赵光义娶了当时德高望重的国丈符彦卿的儿,与周世宗柴荣成了连襟;当赵匡胤登基称帝的时候,赵光义成为殿前都虞候、泰宁军节度使,不久,又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赵匡胤打北汉的时候,赵光义又被封为东都留守,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别做官是一步一个台阶,赵光义是属于直接享受皇家的福利,他的富贵全是恩赐来的,没
过基层领导,没上过前线,没拿过刀,没流过血,没流过汗,因此,在赵光义的心目中,他是属于重文轻武的,可以说,他讨厌武力。
赵光义继位以后,他的大政方针,明显的就是“崇文抑武”。
“朕欲博求俊乂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断扩大科举录取的数,他上任第一年科举录取的
数是赵匡胤在位时的两倍多。
赵光义亲自在讲武殿,“内出诗赋题覆试进士”,得河南吕蒙正以下一百零九;覆试诸科,得二百零七
,赐及第;又诏礼部阅贡籍,得十五举以上进士及诸科一百八十四
,并赐出身;一共取士五百
,“皆先赐绿袍鞾笏”,同时在开宝寺赐御宴。“宠章殊异,前代所未有也”,不但录取的士子多了,待遇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录取的进士当中,就有洛阳张齐贤。
当年赵匡胤驾临洛阳,张齐贤拦御驾讨饭,得到太祖的召见,张齐贤以手画地,献了十条治国良策,“太祖善其四策,齐贤坚执其馀皆善”,这就是“画地十策”的由来。
回到开封,太祖告诉赵光义道:“我本次幸临西京,得到了一个良才叫张齐贤,我现在不想封他的官,将来可以让他来辅佐你。”
这次,张齐贤中得进士,然而他的名次排在数十之后,赵光义本把张齐贤录取为前几名,有关部门偶然选择失误,赵光义很不高兴。一榜进士都授任京官,于是任命张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
宰相薛居正等大臣上奏:“取太多,用
多骤”。
“帝意方欲兴文教,抑武事,弗听”,赵光义想要抑武兴文,所以根本听不进去大臣们的进言。
伟毛公曾云:“一个不懂军事的
当皇帝,整整误了宋朝三百年!”
◆ 信誓旦旦
虽然政策上“兴文抑武”,并不等于不发展壮大军事,赵光义也梦想像太祖一样,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耀武扬威,毕竟,那是一种非一般的感觉,赵光义也想找一找这种感觉。
辛仲甫成功出使契丹,使得大宋的威望,威震各番。
赵光义命在城西杨村建造讲武台,多次检阅禁军,同时为禁军各军更改名号,铁骑改名
骑,控鹤改名天武,龙骑改名龙卫,虎捷改名神卫。
太平兴国二年(977)九月,早朝之后,赵光义又一次检阅禁军。命令天武左厢都指挥使崔翰排兵布阵,演练士卒,队伍浩浩南北绵亘二十里。将士们根据五色旗的指挥号令,或进或退,千乘万骑周旋如一,甲兵之盛,空前绝后。
大宋兵粮足,赵光义的胆气也壮了,他诏令割据泉、漳二州的平海节度使陈洪进,劝他早点归顺,不要执迷不悟。
赵光义与小周后英传出的绯闻,早已轰动大江南北,陈洪进在替后主李煜鸣不平的时候,也是敢怒不敢言。
为了让泉、漳二州百姓免遭战火的蹂躏,确保一家老幼的安全,太平兴国三年(978)四月二十五,陈洪进采纳幕僚功曹参军刘昌言之言,
朝觐见,献出泉、漳二州及其所辖一十四县,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户,兵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七名,纳土归降,闽南地区正式归
大宋版图。
赵光义下诏,授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汴京奉朝请。
陈洪进的归降,让赵光义的底气更足了,他紧接着诏令吴越王钱俶朝。
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初,吴越王钱俶带着厚礼朝觐见,他想以此取悦朝廷,想继续延续吴越的国祚。宰相卢多逊劝赵光义留住钱俶,不让他回国。
“凡三十馀请,不获命”,钱俶想回国的申请打了三十几次,赵光义每天只是殷勤接待,却只字不提让钱俶回家的意思。
钱俶心生恐惧,提出罢去国王称号、解除天下兵马大元帅等臣服条件,赵光义依旧不提让他回国的事。
赵光义的意思很明白:你继续担任吴越国王,兼职天下兵马大元帅,我大宋朝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