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开封逗留了三个月后,钱俶留下长子钱惟濬在朝伴侍赵匡胤,自己踏上了回国的路。临行前,赵匡胤密赐黄绫布包一个,嘱咐他到半路上再打开看。
过了长江,钱弘俶拆开布包,里面全是宋朝大臣们要将钱俶扣留下来,乘机灭掉吴越国的奏折。钱俶切感受到了赵匡胤对于他的厚
和诚恳,也明白了赵匡胤的良苦用心。
赵匡胤为什么不急着对吴越用兵,或许他也听说过“钱镠家训”的事,对里面的“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等内容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能不打仗,兵不血刃收取一国,这是善之又善的战略方针。
◆ 雷峰塔成
回到杭州的钱俶,亲自监造雷峰山上的宝塔,吴越亡国只是早晚的事,他要跟时间赛跑。
太平兴国二年(977),历时五年终于建成,原本计划建造千尺十三层,由于国内局势紧张,钱俶心中忐忑,宝塔只建了五层就收工。
塔成之时,钱俶亲自为《华严经》刻经撰写并书跋文。恰逢大宋追谥钱俶的夫孙太真为“皇妃”,为感谢皇室封皇妃之恩,钱俶便将所建的宝塔,命名为“皇妃塔”。民间
相传,传成了“黄妃塔”。由于宝塔是坐落于西湖雷峰之上,杭州
又叫它“雷峰塔”,“雷峰夕照”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从此,这座倾注了钱俶一生心血的佛舍利宝塔,也成了华夏子孙心目中最为挂怀的一座塔。
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兵攻陷杭州,雷峰塔遭火焚,南宋庆元年间重修。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有一倭寇藏身在雷峰塔中不出来,明军士兵就纵火焚烧雷峰塔,想用大火烧死他们。大火过后,塔外边的木
全烧没了,仅剩里边的砖砌塔身,雷峰塔无以前之壮美。
此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开始在民间传诵,们受《白蛇传》故事的影响,为了让白娘子重获自由,从心里希望雷峰塔早点倒掉。雷峰塔在被焚烧后的三百多年,一直没有重修。
清康熙、乾隆南巡时也曾多次前来参观打卡,就是不提修缮古塔的事。
大清初年,杭州一带闹蛇灾,到处都是小蛇,专吃小蚕,坏了养蚕抽丝。有
突发奇想,既然雷峰塔是专镇蛇妖的,咱们去拿块塔砖回来,放在家里
兴许能辟邪驱蛇,于是,你一块,我一块,十里八乡的都来这里扒塔砖。
后来又有说,雷峰塔的塔砖塔土,可以熬水祛病健身。如此一来二去,雷峰塔底层的砖土不断被民众挖取,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把个千年古塔挖成危塔。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一场大雨过后,雷锋塔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塔倒的那一刻,围观的
群一片欢呼,在大家的心目中,白娘子在被镇压了千年以后,终于得救了!
雷峰塔倒了,白娘子得解脱了,压在民众身上的封建、压迫、民主的三座大山,依然存在。生活不易,如今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亦或是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
世间再无雷峰塔,雷峰从此藏在
们的记忆里。雷峰倾塌,珍贵文物《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出土,开卷处就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
西关塔砖,永充供奉。”
共和国五十二年(2001年)开始发掘清理雷峰塔遗址,塔心部位发现地宫,里面放置的都是吴越王钱俶和众位大臣捐献的宝物,包括那件让吴越国奉为无上至宝的“佛螺髻发”佛舍利,以及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等珍贵文物七十余件,一时间轰动海内外。
共和国五十三年(2002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十月二十五,在原塔的遗址之上,一座高四十九米,楼阁式结构的雷峰塔,历经千年沧桑,终于重新矗立在西湖岸边。
登上雷峰塔,一览西湖全貌,南北高峰,俯仰天地之间,遥想当年吴越王钱俶造塔之艰辛,感怀钱塘千年一梦的沧桑巨变。
◆ 有国百年心愿足
钱俶常在功臣堂处理政事,从开封归来后,他命将他的座位挪到东侧,问其原因,钱俶道:“西北是神京汴都之方位,我吴越虽在千里之外,若在圣天子的位置端坐,我心中怎能安宁?”
虽然嘴上说吴越想归大宋,钱俶的心里犹有不甘。这天,心事重重的钱俶来到祖父钱镠尘封多年的书房,一幅西湖山水画映
了他的眼帘。
当年,有望气的方士向吴越开国君主钱镠建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意思是说,如果钱镠填平西湖建造王宫,基业可延续一千年。
钱镠笑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延续千年的王朝,唯有百姓才是国之根本。”未采纳方士之言。
画上是祖父钱镠的题诗:“牙城旧址扩篱蕃,留得西湖翠翻。有国百年心愿足,祚无千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