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一亮,辽军这些汉兵将,虚接几招,确认过眼神,然后就献关投降。幽云之地,任由后周军驰骋纵横。
柴荣率领的主力大军在后面只是打打旗子,装装样子,不需要动一兵一卒,走累了,直接到前面饭就行了,赵匡胤的先锋部队,把活都
完了。
柴荣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甩手掌柜的,真是醉了。
四月,辽国的宁州(今天津静海)刺史王洪,向世宗柴荣投降。
在这里,后周大军经独
(本章未完,请翻页)
流(今天津静海北),逆流西进,到达益津关(今河北霸县)。
益津关守将终延辉,向赵匡胤献关投降。柴荣将益津关更名霸州。
霸州这里,“河路渐狭,舟不能进”,柴荣决定弃船,改为从旱路行军。
这时,赵匡胤的先锋部队,已经开到瓦桥关(今河北雄县)。
瓦桥关的辽军守将姚内斌早就得到消息,大周明星赵匡胤要来,这回一定要跟他要个签名,如果能合影那就太好了。
“兄弟们,追星去了!”
姚内斌带兵出城,列好队形,然后到两军阵前,跟赵匡胤互报姓名,大讲赵匡胤征唐的英雄事迹,还论了字辈和七大妗子八大姨的关系。
把赵匡胤搞得一雾水,“你这仗还打不打了?”
“打,要打,子
子
,你是使棍的,你出
子,我出虫,虫嗑
子,虫来了!”说着,挥刀砍来。
打仗,赵匡胤是认真的,他举棍相迎。马打盘旋,没走几个回合下来,姚内斌的盔就被赵匡胤打落。
追星失败,姚内斌打马就跑。
后周大军一起掩杀,辽军丢下数百尸体,逃回关内。
很快,世宗柴荣也到达瓦桥关。
赵匡胤给姚内斌写了一封劝降信,一箭到城楼上。
姚内斌回箭书道:“亲,容我商议,明答复。”
赵匡胤心知肚明,也不强迫。
第二天就热闹了,姚内斌一早就派到达赵匡胤大帐,献上投降书,表示愿意开城投降。城内已经开始净水洒街,鲜花铺道,张灯结彩,备好锣鼓,扭起秧歌,准备欢迎周军进城了!
赵匡胤率军轻松接管了瓦桥关。
周世宗授姚内斌为汝州刺史,将瓦桥关更名雄州。
后来,大宋名将杨六郎镇守“三关”,其中就有雄州(瓦桥关),另两个是霸州(益津关)、淤关。
由此可见,瓦桥关也是了不得的雄关要道。打仗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和,大周占据着天时、
和,要命的就是这
和。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仗都可以不用打,直接靠一张嘴,用说的就行。
有了姚内斌的号召,至此,辽军中的汉军将领开启了认祖归宗,全面回归模式。
淤关(今河北霸县)守将献关归降。
莫州(今河北任丘)刺史刘楚信献关归降。
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献关归降。
周世宗柴荣,忙得不亦乐乎,他要给这些归降的辽将,置办一模一样的赏赐和奖励。打仗,累的是身体,这活,虽然身体不累,可是他心累啊,要做到不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真是不轻松。
短短四十二天,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后周军就收复了三州三关十七县。
战报传到“睡王”辽穆宗耶律璟那里,他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耶?”打了个哈欠,转身又找周公去了。
◆ 离奇的病
在攻下易州和固安(离北京王府井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百华里)后,柴荣诏令犒军三天。
让大军休整一下,养蓄锐,顺便整理战备,继续挥师北进,一举攻下幽州,夺回燕云十六州。
出师如此顺利,这天晚上,柴荣心中高兴,就多喝了几杯。
四月的北方,夜晚还是很冷的。夜里醒来,柴荣感到似针扎,痛得厉害。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世宗突然染病,众将也没太当回事,毕竟,柴荣今年才刚三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如狼似虎的时候。
柴荣也想着休息几天继续北进,可是这病是越来越重,开始的时候,是
痛眼睛不舒服,第二天竟然连耳朵也开始嗡嗡的了。
这是典型的病毒感染,如果放到现在,青霉素、各种素的一上,大不了打个吊瓶,根本不是大问题。然而,那是在五代,而且随军医生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柴荣一病不起,咳得一天比一天厉害,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赵匡胤等见此
形,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纷纷劝说世宗先回京,等养好病后,再行北伐。
“这病,来的真不是时候,燕云十六州,朕一定要收回,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