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骑兵军已经是提前在战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他们用的是网格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兵遣将,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炮兵进行炮击。
想要让炮兵炮击什么地方,直接让他炮击那个方格子就可以了,不用用太麻烦的描述。
而这些格子的炮击诸元,炮兵部队也是经过了提前计算,随时都能拿出来,经过调整后使用。
十分钟后,炮术参谋走到了戴亚新中将边上,然后道:“大
,敌军的骑兵一部、炮兵一部、下马骑兵一部已经是进
了我们线膛炮的
程了!”
这个炮术参谋,实际上是请求炮击的命令。
不过戴亚新却是道:“悠着点,这不是刚进来吗,让他们再走一段!”
“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用这些线膛炮呢,得给那些鞑靼
一个惊喜才是!”
戴亚新的打算很简单,反正他们先过来的这两三千
也没多少,是不可能直接冲过将近两千米的距离然后攻
他们的防御阵地的,所以先让他们过来,等他们更多
进
后。
到时候再开炮,等他们遭到炮击后,就算是撤退,也一时半会侧退不了,到时候前膛炮再延伸炮击,才能够收获最大的战果。
他要在第一战里给鞑靼
来一下狠的,让他们怕,有所顾忌。
要不然的话,要是他们真发狠了,一
脑几万
冲上来,这能不能挡得住还真不好说。
毕竟他部署的阵地,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野战防御阵地而已,不是什么棱堡要塞防御体系。
如果是棱堡防御体系,以目前鞑靼
的武器装备水平,大唐防御好几倍的兵力甚至七八倍乃至十倍兵力进攻都是轻松的。
但是野战防御体系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防御两倍兵力的进攻,戴亚新也是有压力的。
戴亚新下了命令让鞑靼
先过来,不着急炮击。
他要来一个出其不意,让对面的鞑靼将领乌力罕这辈子都记得线膛火炮的威力。
炮兵的指挥官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鞑靼
越过两千米,一千五百米,一千米,最后在距离炮兵阵地大约八百米的位置停了下来。
八百米的距离,刚好就是大唐陆军旧式九斤火炮、115毫米滑膛炮的有效
程。
家鞑靼
自家的火炮虽然有效
程没这么远,但是他们也是知道大唐的九斤火炮的有效
程的。
最近几十年,火炮已经是成为了各国军队里最为重要的武器之一,而火炮的技术也是逐步提升,
能自然也是在逐步的提升。
目前大唐陆军方面装备的一百一十五毫米的滑膛炮,也就是旧式的九斤野战炮,其有效
程基本可以达到八百,甚至在一千多米的炮击距离里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有效命中。
至于更多
径的十四斤重炮,有效
程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五百米以上。
当然,这个有效
程只局限于陆军火炮或者是海军的岸防火炮,至于舰炮不在此列,影响舰炮有效
程的因素,火炮本身只是一方面,发
平台以及观瞄以及火控更重要。
所以目前来说,同样规格的火炮,部署在战舰上的有效
程,远不如部署在岸防炮台上。
大唐现在的岸防炮台,可以用两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直接封锁好几公里宽的水域呢,但是在战舰上,这种舰炮一般要在一千米内才开火。
不过大唐陆军的炮兵们一般也不会在千米以外开火,这个距离虽然也能打中,但是命中率非常低,
费炮弹,
费炮管寿命。
不过现在他们装备的一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就不一样了,有效
程就是两千米!
至于两千米以外,也不是说不能打,依旧可以打,只是命中率会大幅度下降而已,依旧是
费炮弹。
这个时候,鞑靼
以为自己在安全距离之外,但是并不知道,他们早就进
了大唐第一骑兵军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的有效
程之内了。
戴亚新之所以没有下令开火,那纯粹是为了给他们来一下狠的。
见他们的前锋在八百米外停下来,但是后方还有更多的部队正在陆续靠近,所以戴亚新继续压着,不许炮兵开炮。
八百米,在以往的
战里,这是一个安全距离,因此鞑靼
也是在这个距离上停下,然后等待更多的部队抵达,并开始调整阵型,并准备把他们自己随军携带的骑炮也是推出来。
而戴亚新呢,则是冷眼旁观着,坐视他们在八百米外做准备。
一直等到了他们的大部分兵力都是进
了两千米的有效
程之内,而且有几乎上万
都是在一千五百米距离内。
更重要的是,那些鞑靼
似乎已经是推着火炮出来,准备先发起炮击了。
此时,戴亚新中将此时一挥手:“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