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五代十国的国都,或者陪都,跟宋朝以后不是一回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宋朝是因为北方的威胁,不得不将整个国家的军队,都集中在黄河一带,形成了一个虹吸的经济带。
开封府的发达,是建立在庞大的漕运,巨大的民生负担上的。
明朝的中央集权,让皇帝手中的权力得到了最大化,国都成为了集政治,经济,军事为一体的首都。
后世的满清,新华夏,更是将中心城市的职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然,虹吸效应也更吓。
但是在这个时候,国都的作用相对比较单一。
隋唐时期,偏隅一地的长安因为关中的水土流失,的增长,已经承担不起一个首都的职能。
隋炀帝就迁都雒阳。变成了事实上的长安,雒阳,江都三个国都
唐朝时期,长安和雒阳就流作为国都。
宋朝初立,虽然因为前朝的原因,国都设立在开封府,但是此时的宋朝只是一个地方政权,开封府实际上承担不起当国都的职能。
别的不说,开封府四周没有山,易攻难守,当国都就需要大量的军队驻守。
只是因为赵匡胤要迁都,把开封府视为自己基础的赵光义就把他给害死,然后赵光义就再也没有提过迁都之事。
而他的后代,哪怕是硬着皮,也不提迁都,一直到皇帝妃子公主都被掠到东北为
为娼。
如果976年,按照赵匡胤的意思迁都雒阳,还会不会如此被动?
这件事在后世赵德昭也分析过,如果国都在雒阳,金国绝对不能做到长驱直。
哪怕国都依旧被攻占,也会多耗费金国几分力气。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的推断。
但不管怎么说,逐渐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转移到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总比开封府要强。
雒阳现在虽然是西京,但实际上经历了五代之后,那里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一个曾经百万的大都市,如今
不足三十万。
更主要的是,雒阳周边的山林因为雒阳城屡次坏,屡次重修,已经被砍伐一空。
周边没有山林,没有木材,又没有大型运输器械,可以从外地运输,雒阳城的重建,就格外艰难。
虽然雒阳城一圈都是山,适合当国都,可是现在大宋根本没有财力物力重建。
赵匡胤设立汉京,虽然有些出意料,但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反对的。
因为朝代更迭太快,这些文武大臣们也想多条后路。
作为华夏第一坚城,襄阳在心理上就能让觉得安全。
而且,这里仅仅是个退路,并不是说设为汉京,国都就一定要搬过去。
最开心的当然就要属一批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要被派遣到汉京为官的官员。
拓建城池,可是这个时代油水最大的工程啊!
接连几天,除了正月二十九那天,赵德昭跟随赵廷美一起去宋家送聘,赵德昭就一直在跟各个官员打道。
这里面,有两个官员引起了赵德昭的注意。
一个是兵部郎中卢多逊,一个是转运使沈义伦,因为这两个,都担任过北宋丞相。
沈义伦通算数,赵匡胤担任节度使期间,他一直掌权财政大权。
宋军伐蜀,他担任转运使,负责后勤。
宋军将帅恃功贪,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随军回返后被赵匡胤大加赞赏。
按照原本的历史,他会被升为户部侍郎,但是这一次,他被提拔为西南面兵马都部署,转运使。
这两个职位说高也不算高,但是相当重要。
兵马都部署相当于赵德昭的军事副手,负责除了禁军之外的整个山南东道的军事调动。
而转运使负责物资转运,在修建汉京城的这个时候,更是肥差。
卢多逊这个就更加出名了,历史评价褒贬不一。
能力他很强,历史评价他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喜欢任用术数,谋略出众。
但是此贪权霸道,贪财奢侈,而且还心胸狭窄,与同僚关系都处不好。
他跟赵普,王溥,沈义伦等多位大臣都有积怨,在他前后,凡是不听他话的丞相,全部结仇。
最后因为跟赵廷美勾结想要让赵廷美继位,被赵光义贬到崖州去世。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如今的他只不过是个六品郎中。
说实话,赵德昭内心还有点佩服他,当官能把同僚都得罪完,最后又得罪皇帝,还是有点狠气的。
卢多逊这次去汉京,担任的是六曹中的兵曹,这又让赵德昭有些担心。
兵曹负责地方军队的将领任命,还有兵备,兵器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