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知名的生命星球上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艘隐形的监控飞船,正在停泊在近地轨道上。
虽然说是监控飞船,实际这艘飞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飞船不仅仅有监控、通信,还有纳米机器
、微型生物实验室、防御武器,以及最重要的自
装置。
[……检测完毕,确定实验对象。]
[开始投放转基因种子。]
飞船一侧弹开一个窗
,一枚小型运载火箭飞向生命星球的大气层。
小型运载火箭带着转基因种子和纳米机器
从天而降,着陆在盘古大陆中。
一般而言,如果该星球只有一块主大陆,那飞船的
工智能则会自动将该大陆命名为盘古大陆。
运载火箭的矢量发动机启动,将运载火箭平稳停在一片
地上,随即纳米机器
激活,将运载火箭分解成为元素。
纳米机器
带着转基因种子,移动向之前选定的目标方向。
地上不少动物被之前的运载火箭,吓得四散逃跑。
这是一个节肢动物的时代,这个星球的生物发展非常奇特,尽管有少部分爬行类和鱼类,但是昆虫才是这颗星球的主体。
或许说是昆虫也不恰当,因为这些昆虫的体型非常巨大,体型普遍在2米以上。
其中一种最大型的昆虫,身高1.8~2.6米,长度8~10米,宽度2.4~3.6米,仿佛一
巨兽一般。
它们被正式名为[昆兽类],拥有14个大科。
这个星球之所以可以诞生如此庞大的昆虫,主要是大气的氧含量高达32.6%,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昆虫的基因上,它们属于四螺旋基因链生物。
内双螺旋基因链为碳基基因序列,而外双螺旋基因链为碳磷混合基因序列。
外基因链的功能,是形成大量吸收、分解、储存能量的特定器官,拥有充足的能量,才可以让这些巨型昆虫维持生存。
纳米机器
一路上遇到的巨型昆虫比比皆是,无论是天空中,还是陆地上,或者水里面,都是这些巨型昆虫的地盘。
这里的植物也别具一格,除了蕨类植物之外,便是普遍存在的多浆植物。
有类似于芦荟组织的大类芦荟树,长得像珊瑚礁的龙角珊瑚树,还有一片片的米藤
。
纳米机器
带着转基因种子,移动了三十多公里,在一片丘山的
窟里面,发现了此行目标。
一种个
在1~1.3米的昆兽,样子有点像放大版的蚂蚁,这种昆兽被正式命名为:蚁
。
[发现目标,开始执行任务。]
纳米机器
携带转基因种子,顺着蚁
的
器进
身体之中,很快便
开蚁
的食道结构,进
血
循环系统。
在近地轨道上的监控飞船,超算全力运算起来,通过中微子流的原子成像系统,指挥着纳米机器
。
首先是麻痹蚁
神经系统,让蚁
乖乖接受基因改造,然后找到蚁
身体中,类似于
细胞的那一部分细胞。
将转基因种子注
类
细胞中,转基因种子被激活,依附在类
细胞的染色体上。
种子已经种下,纳米机器
功成身退,直接离开了蚁
身体。
转基因种子的功能,可以激发蚁
基因的进化倾向,第一代实验体并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它们的后代则会越来越倾向于智慧生物。
至于可以不可以进化为智慧生物,新
类不在乎,成功了它们可以生存下去,灭亡了就找下一个实验品。
蚁
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从
壳而出到
成熟,只需要2~3个蓝星月。
当然繁殖快,也意味着它们的寿命非常短,生命极限只有56个蓝星月。
实际上这些蚁
不可能活这么久,因为它们并不是顶级掠食者,盘古大陆上可以猎杀蚁
的动物非常多。
蚁
的生存模式是靠
海战术和军团作战,超强的繁殖速度,加上团队合作,才是它们立足盘古大陆的生存之道。
很快第一批实验体的后代们诞生了,果然转基因种子的基因序列,已经和二代实验体的基因完全融为一体。
而从它们的行为来看,实验体中的二代蚁
们,比起它们的父辈更加聪明。
到了第五代,转基因蚁
出现一个质变的标志
事件,转基因蚁
开始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而且由于转基因蚁
和其他非转基因蚁
的异常,导致它们分裂出去,开始建立独立的族群。
[……计算中,预计45~50蓝星年后,蚁
族的智商将到达90~100级别……]
[目前蚁
族寿命提升到83个蓝星月……]
[第一阶段实验完成,进
第二阶段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