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号,远方正式和阿里签订收购协议。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掏宝、天猫、菜鸟物流、星晨急便……等相关业务,纷纷在此次出售行列。
双方在临安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李东和马昀都没有出席。
代表阿里集团出席发布会的是蔡崇鑫,发布会上,面对一些媒体的阿里衰落论,蔡崇鑫没有过多的驳斥。
网购相关业务被出售,阿里实力的确衰弱一大截。
尽管拿到了45亿美金,超过300亿
民币的资金流,依旧让外界开始怀疑阿里的实力。
不过发布会上,蔡崇鑫还是简单说了几句阿里的未来方向。
抛弃网购业务,由c类客户为主向b类客户为主转变。
所谓c类客户,一般指个
用户,b类用户则是企业用户。
实际上,阿里起家的根本,就是这些b类用户,只是前两年掏宝发展迅速,阿里在掏宝上投
更大,更侧重于c类客户。
现在,掏宝被出售,阿里回归根本,也是理所应当的。
此刻,阿里软件在全球已经拥有数千万中小企业用户,为这些企业提供在线软件服务。
另外阿里收购了万网,主要也是为企业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服务。
最后,蔡崇鑫又宣布,阿里旗下的b2b网站业务重心会聚焦到零售供应链尖端。
换言之,阿里出售掏宝之后,不再做个
业务,核心在于掌控零售核心供应链。
放弃了掏宝,不代表阿里放弃了零售业务。
实际上,阿里就是个彻
彻尾的网上零售集团,掏宝存在的时候,阿里志在打造零售一条龙服务,其实和京东的十节甘蔗理论差别不大。
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又或者远方,主要目的就在于吃下更多的甘蔗,掌握更多的零售服务环节。
如今,掏宝被出售,阿里放弃了垂直销售渠道,却是将核心放在了核心供应链渠道上面。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供应链是重中之重。
大生产商,品牌商,终究是少数。
零售集团,接触更多的还是中小企业供应商,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品牌产品终究只是少数。
大众使用更多的,购买更多的,还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
阿里现在为中小提供互联网服务,侧重投资b2b平台,目的就在于掌握这些中小企业核心。
将数千万的中小企业聚焦到阿里,从源
上控制各大零售集团。
一旦阿里的这些业务做大,到时候,就可以制衡远方这些平台。
当然,远方作为目前华夏第一大网上购物平台,阿里就算掌控了供应链,对远方制衡效果有限。
按照马昀之前的预期,如果掏宝和天猫可以做大,再控制了核心供应链,那时候阿里便会立足于不败之地。
可惜,李东没给他这个机会和时间。
在马昀刚有这心思的时候,便迅速击溃了掏宝,让马昀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
临安到平川的高速上。
李东感慨道:“其实,以前我也一直觉得,掏宝、支付宝这些业务才是阿里强大的根源。
直到这几年,看着马昀一点点布局,我才发现,这都是我的错觉。
好在提前一步击溃了掏宝,要不然,以后我们麻烦很大。
从99年开始,阿里就在拉拢中小企业,到现在,十年了,华夏很多中小企业的利益都和阿里绑定在了一起。
于无声处听惊雷,阿里做的不声不响,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了零售各个环节。
一旦再拖延下去,掏宝和天猫做大,终端供应链被阿里掌控,那我们这些平台,恐怕真要受到阿里的控制了。”
前世,马昀说阿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京东,李东嗤之以鼻。
实际上,很多
都觉得老马是在吹牛。
这辈子,马昀其实也说过这话,不过对象换成了远方罢了。
如果以前李东看的还不是太透彻,被掏宝和支付宝吸引了注意力,那这次掏宝被出售,阿里着重发展阿里软件、万网、b2b,李东就看的极为透彻了。
这几大业务,都是为了更好的将中小企业掌控在阿里手中。
一家企业,用的是阿里的软件,网站搭建,域名提供,网上
易渠道,全部都是阿里的,那这家企业哪怕自认为可以不鸟阿里,实际上已经被阿里掌控。
当然,此刻的阿里还没达到这个地步,可随着时间推移,这都是迟早的事。
当企业对阿里产生了依赖
,其实就意味着离不开对方了,被阿里潜移默化地变成了阿里的附属企业。
掌控了供应链源
,京东这些平台怎么和阿里争?